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昌黎县稻米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目前,昌黎县县委、县政府围绕“四区五园驱动、三城六业崛起”总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通过建设稻米现代农业园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推进昌黎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园区概况
  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昌黎县城南部刘台庄镇,261省道、364省道,南北贯穿全境,沿海高速在镇内有出口,交通便利。园区面积3万亩,涵盖刘台庄镇,涉及到高坨村、小滩东村、小滩西村、小滩南庄、中新立村、东新立村、西新立村、刘上庄村、马庄子村、小葛庄村、白枣林村、东窑窠庄村、东新庄子村等26个村。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内现有人口23585人,8705户,人均收入1.07万元。园区产业包括水稻种植、大米加工、销售、农业旅游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稻米产业链条,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万亩,年生产优质大米2万吨,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冀及东北三省。
  1、园区类型
  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是以水稻种植、稻米加工、销售、农业旅游为主导产业,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形式上单一的种植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产业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以产品、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利用自身优势、有选择地介入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形成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各种形式的示范园网络。
  2、气候特征
  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昌黎县南部,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秋季延续时间长,无霜期长,水热系数小。年总日照时数2809.3小时,为可照时数的63%。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186天,年平均降水538.33毫米。园区大气污染源少,透明度高,紫外线辐射强。
  3、地形地貌与土壤条件
  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地处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耕地主要是褐土和潮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氮0.065%、碱解氮72mg/kg,速效磷28mg/kg,速效钾83mg/kg。保水保肥和通气透水性好,可耕作性强。土壤类型和肥力非常适合优质水稻生长。
  4、水资源
  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地处沿海水资源丰富,南邻滦河、东邻渤海,稻子沟、刘台沟、刘坨沟流经刘台庄镇注入渤海。年平均降水量的80%降水集中在作物生产旺季的七、八两个月。
  5、种植、养殖业发展
  刘台庄镇高坨稻米现代农业园区地理位置所属我国华北北部地区,是农副产品销往东北三省的枢纽,也是进入津、京、唐、秦、承德等各大城市的集散基地。全镇耕地面积3556.2公顷,粮食总产量32305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000亩,年产水稻20000吨。
  园区位于刘台庄镇是昌黎县南部的一个农业大镇,平原地带土质肥沃。有2万多人口,水稻种植业占当地耕作土地的60%。近几年,由于传统作物玉米价格下降,水稻种植业空前高涨,种植面积3万亩,并逐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
  刘台庄镇是养殖大镇,主要养殖狐、貉、貂、猪等动物。将动物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腐熟发酵后,作为底肥投入到园区中使用。同时,建有大型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液进行处理后,成为水稻生长的生态肥。通过生态农业循环,使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稻米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6、农业投入
  近几年,传统种植作物玉米价格下降,种植玉米收益甚微,农民多从事效益较好的养殖业,土地面临无人打理状态。刘台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园区鼓励农民自筹资金8000万元,组建多家 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政策将土地集中集约经营,种植效益较好的水稻。农民从流转中得到了丰厚收益,土地得到了有效合理利用。目前,全镇水稻面积已达3万亩。
  二、企业运作
  园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在经营上实行龙头企业+科技+合作社+基地+市场+农户的产业化運行方式。企业(专业合作社)运营情况如下:
  1、加快经营机制改革创新
  成立昌黎县万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7个水稻专业合作社。
  昌黎县万军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5月,注册资金300万元,涵盖了刘台庄镇26个行政村。职工从业人数218人。拥有基地种植面积3万亩,涉及农户8705户。
  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吸引、聚集一批较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园区积极引进、研发对经济增长具有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企业。
  2、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统一技术规程和生产管理,园区按根据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的生产标准制定了技术规程,采取植保员负责制,根据园区管理要求,把农产品质量纳入制度、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园区管理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促进园区规范发展。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层层把好安全关,设置植保员、技术员,负责园区及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在技术培训方面,园区每年组织农户学习和培训累计达200人次,学习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规程,新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农药使用的相关知识。加强田间生产的监管,不定期的对园区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建立田间生产档案,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三、园区特征
  园区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着重建设了“特色绿色无公害农业园区”、园区在规划设计、建造工艺、种植品种更新换代、种植技术等方面都是科技创新型园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在园区试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强。园区把培育和引进稻米新品种作为基地建设的一个发展重点。投资建成占地500多亩的稻米原种场。原种场和国内稻米研发中心保持技术交流,能够及时引进、培育新品种稻米,确保优质水稻在园区内推广普及和播种。原种场内有专业农业技术专家及现代化育种设备,采取标准化育种流程。现代化原种场的建成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稻米品质、产量,提高稻米种植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地加快全县及周边地区稻米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推动了稻米种植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产品的更新换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经验启示
  1、领导重视是园区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建设高度重视,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措施,常抓不懈。昌黎县也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同时建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联系园区制度,落实部门包抓责任,狠抓工作推进,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抓基础,努力提升园区发展动力
  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前提下,积极引导园区内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多种形式向园区业主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园区经营规模,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3、抓配套,努力提升园区竞争力
  一是强化园区科技支撑。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系积极联系交流,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設备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科学研究与示范,教学实习实践,技术改造,技术服务,项目协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并且作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基地和科研教育基地,召开现场会及邀请专家、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扩大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二是强化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标准的制定。严格园区内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产地准出,健全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及检测机制,保障园区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4、抓服务,健全农业信息化
  加快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农户应对市场波动能力。搭建政策法规、品种技术、产品销售及生产资料市场等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开展农产品宣传推介,及时向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发布市场需求、价格涨跌等信息服务,帮助企业巩固和扩大对外销售市场。
  5、农业教育与科技进步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经验表明, 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积极培训新型农民,培养具有农业专业技能的技术性农民,创造更好的条件,积极吸收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回乡从事现代农业园区事业。
  (作者单位:066600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农业农村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9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