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彦军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与其他教育时期的教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来说都是有必要坚持开展和实施的。中职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大量应用和积累词语的时期,也是学生树立科学、正直和向上的价值观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注重中职语文课程开展的形式和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灌输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关键词:中职语文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修养  有效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和学生等共同努力,因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需要每一代人积极发挥自身的力量,使传统文化的优良内容得到不断发展,含有缺陷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升华。经过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研究,发现一些教师把更多的准备时间和教学精力投入加大学生课后练习量方面,而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经常被教师忽略。经过研究发现,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引起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之间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解力能够与老师进行更多的分享,即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和互动性学习来完成传统文化的渗透工作。
  1  当前中职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1.1 教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性应该是深切了解的,对于青少年的文化传承和内涵学习来说,语文课堂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场合和时机。但是一些教师认为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同学们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是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的体现。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因为语文教师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在课本的知识教学中,这需要语文教师重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揣摩学生们的心理,把传统文化知识变为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讲出来,这些都充分考验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2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敏感
  在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产物的普遍性迅速提高的同时,学生们几乎能够人手一部手机,在大量的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敏感度在不断降低。现代教育发展得非常迅速,出现了许多智能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式,这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现代快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产生一种浮躁的学习心理,让学生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传统文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的介入,让现在的教学方式能够满足目前教育的发展需求,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理论能够安抚现在学生们浮躁的心理,让他们不仅知道学习,更要懂得如何学习,不能只够一味地追求分数。
  2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 倡导普通话教学是前提
  该校位于北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语言中难免带有一些当地的口语或方言,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个现象带来的问题,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在语文课堂中突出字音的教学,包括对已经学习了的字和生字,分配一些时间让学生采取读音训练活动。通过这种练习,自然而然地纠正了学生的方言问题,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其次,通过举行一些小游戏来锻炼学生的普通话。比如:让学生进行绕口令赛,“门上有三辆三轮大牛车,你喜欢拉哪两辆就拉哪两辆”等。这类活动的作用在于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灵活能力,再就是通过正字音来让学生说好普通话。最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当然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一些晨读,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讲述一段自己喜爱的文章。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则要纠正学生表达不好或读错的情况。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不但提高了普通话的水平,而且能通过故事内容学习到了传统文化,从故事中学到了做事、做人的道理。
  2.2 在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诗词是学生从小最先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孩童时代就已经能够熟练背诵的《静夜思》《悯农》等都是见证诗词对学生们有着深远影响的就是此作品,所以从诗词为切入点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们有兴趣去接触诗词,然后再讲解诗词其中包含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的精神品质,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向学生们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诗词学习中,理解诗词的深层思想是一件最困难的事情,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耐心地教学生们诗词的深层含义,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认识到诗词的美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美好。
  2.3 引入民族習俗,充分吸引学生
  民族习俗与学生生活地区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习俗影响着学生生活习惯的形成,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习惯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民族习俗是传统文化中小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的内容,例如学生经常盼望的假期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很多都是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所以学生对传统节日也有深刻的印象和独特的见解。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民族习俗内容,会比摘抄、背诵等教学内容更加轻松有趣,所以会受到更多学生的青睐。另外,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民族习俗内容会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打破传统的老师一个人讲述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程度,对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力也能够有明显的提高。
  例如,在学校因为某一个传统节假日而放假时,教师可以把传统节日日记作为一个假期作业布置给学生,着重描写在传统节日自己的家庭和身边的亲戚朋友在节日中都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不是传统的节日习俗流传下来的,等等,这个传统节日日记的作业能够把传统文化输出和假期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将假期时间充分地利用,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节假日以及传统民俗等这些名词的了解。
  2.4 拓展课外教学资源,将课堂延伸
  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进行剪裁后再排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与本地的习俗、习惯等相结合,将课堂有效地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接触面对很大程度上地获得较大的提升。教师在选择课外教学资源时,要有意识地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和删减,避免课堂中出现有争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的内容,这是教师在准备课堂内容中自身也能够充分感受到的,因为教师和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感悟方面是有一定的共鸣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相对独特的特点,无论是从诗词教学、民族习俗还是教材内容等,教师都应充分挖掘并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传统文化形式丰富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学习模式接受能力强等特点,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改善目前存在的传统文化渗透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永乐.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课题结题报告[J].文教资料,2013(28):43-44.
  [2] 潘蓓.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2):76-79.
  [3] 卢连青.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4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4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