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朱丽萍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创新越来越快。高职计算机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技能,丰富他们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计算机教学;影响;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30-0132-0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更多的变化和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各种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和就业发展。将高职计算机教学与互联网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必将给高职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新鲜活水。高职计算机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制进行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1 “互联网+”时代给高职计算机教学带来的影响分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教育发展模式。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技术开发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有机统一起来,将全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到商务、金融、影视、教育、贸易等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互联网+”模式下,高职计算机教学必须注重教学创新,将“互联网+”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来,割除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各种弊端,充分发挥计算机专业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和实践展示平台,推动高职计算机教学走向网络化、数字化、现代化。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计算机课程教学必须注重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才能真正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互联网+”模式给高职计算机教学带来更多的冲击,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接受习惯。计算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职大学生,他们对互联网有着更深的认识,有着更多的依赖性,倒逼更多的高职院校推动教学改革。同时“互联网+”模式给更多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使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应用“互联网+”模式推动教育改革,必然会带来教育的全新变化,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和展示机会,促进学生就业,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进一步拉大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问题分析
  计算机教学是高等院校开设的最重要的专业,高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职业技术院校,是培养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核心基地,担负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才培养使命。互联网快速地发展对我国的产业起着更大的促进作用,给传统的教育带来更多的挑战,促使人才培养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互联网+”背景下当前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附加型转型,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业升级,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向更高层次迈进,必然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互联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注重改革,注重创新,确保教学内容与计算机行业发展相符合,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职计算机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更新变化的速度远赶不上计算机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速度,很多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学生感到知识相对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就很难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对计算机接触更多,落后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抵触,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
  2.2 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强化
  计算机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尤其是高职院校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强化他们的应用实践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但是,当前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不强,实践应用课程严重不足,学生的实践机会明显欠缺,很多学生感到理论学习相对枯燥,实践应用机会远远不够,眼高手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行业更加注重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相应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将计算机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研究计算机产业发展实际,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这样才能真正造就高素质人才。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缺乏更好的实践平台,与学生的交流机会较少,师生之间的互动明显不足,也就无法保证学生的实践指导,造成很多技能相对较低,影响学生的就业,更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2.3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模式相对单一
  很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始终采取规定的教学程序学生,感到没有更多的新鲜,不仅对计算机教学失去信心,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计算机应用的场景非常之多,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就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技能,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来处理相关问题。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导和理论课讲解,不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造成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对单一。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平台,既符合学生的認知习惯,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而传统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无法点燃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也就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探究性趣,无法真正培养学生高超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
  3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创新研究分析
  3.1 基于“互联网+”构建差异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点燃他们的探究热情,强化他们的实践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动手操作,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不断丰富他们的应用经验,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材施教思想要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实行差异化教学,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构建差异化教学模式,借助于互联网构筑不同的教学场景,应用不同的指导方式,搭建不同的实践和展示平台,与学生进行多维度的互动和交流,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受到教学水平教学设施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受到较大的影响,他们的差异性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对于很多高职院校来说,参差不齐的学生必然会要求相应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而一刀切的教学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创新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为学生推送不同的微课和相关学习资源。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搜集有关的学习资料,為学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实践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实践欲望,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和提升,真正造就高素质计算机应用人才。
  3.2 基于“互联网+”模式构建实用化的教学实践体系,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社会在不断进步,高职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应用实践人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人才,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让学生掌握更加实用化的技术,真正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胜任工作。社会在快速发展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跨越,而计算机人才最核心的就是实用技能。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应该从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出发,选择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加多元化的实践应用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提升,让学生的创新素养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培养。受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真正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造成很多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不高,影响他们的就业和发展。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教学创新,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实践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更加实用化的教学实践指导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让学生去建设自己的网站,在应用所学知识的同时,根据网站建设的需要去自主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通过互联网与教师进行更多的互动,随时解决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真正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基于计算机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实践技能指导,让学生直接感知计算机应用的岗位场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实用化教学模式,将学校实践教学与岗位应用实践相统一,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
  3.3 充分利用移动媒体新平台,推动计算机教学评价改革
  互联网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的基于电脑应用的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发展。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互联网应用越来越丰富,高职计算机教学基于“互联网+”教学创新,应该更好地借助移动互联网,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和评价体制,推动线下教学和教学线上教学的有机统一。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学生进行更加便捷的沟通和交流,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得力助手。借助移动互联网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来随时展示自己的实践过程和研究成果,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教学评价和应用体系,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通过钉钉、微信及各种自媒体,引导学生更好地应用和实践,基于移动媒体推送学习资源,分享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获取各种资源的同时,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并通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多元化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真正保障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真正强化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重视互联网在教与学中的渗透,基于“互联网+”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式,大力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教师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大显身手,发挥特长,张扬个性,自由成长,培养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坤剑,杜广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6(1):101-102.
  [2] 王淑娟.“互联网+”背景下提高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1):58-60.
  【通联编辑:唐一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77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