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精讲多练”“要有趣味”“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是成功实现由具体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最佳手段。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小学生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还是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演示力,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使学生更多地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 统计 》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1,要求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时,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可见,借助电教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而多媒体教学往往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
  应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变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为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飞跃发展架桥铺路。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又能伴随着图像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但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然后在教学时进一步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和最易操作、推导?”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高潮,这时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通过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分析、理解问题,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数学知识的目的。如在数的分类、多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以及三角形公式推导、系统复习中根据学生思维的规律,编制提问与引导解答相结合的课件,把不同深度的问题分层显示、分层提问,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方法。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注意力融入情境之中,能激发其思考与讨论的兴趣,出现“情境交融、情随境迁”的气氛,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通过电教手段能够把大量直观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呈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使教学中空间、抽象、费解的概念与法则变得具体、直观、易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感知、探究、培养数学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新的规律。
  例如在教学《 分数的意义 》时,为巩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掌握,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课件: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果红草绿,苹果树上结了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有6只辛勤的蜜蜂正在一桶一桶地采蜜,它们一起采了12桶蜜……这活泼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延长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① 你可以把图中的什么看作单位“1”? ② 可以把它平均分为几份?③ 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④ 用分数表示是谁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素材,说出了可以分别把10个苹果、12桶蜜、6只蜜蜂看作单位“1”,并能把每个“1”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用不同分数表示的过程中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东西,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创新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激发创新欲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境难以在课堂再现,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解决这一问题。
  4.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多层次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新知识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从课堂练习中体现出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可是在做练习、布置作业时,却很难按学生的层次区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的程度不同,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设计多层次的习题,照顾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练习。在设计习题时,把习题分成多层,一般来说,第一层是与所讲例题相仿的练习,目的是照顾学习困难的学生。第二层是基本知识的变式练习,目的是解决重点、难点知识问题,照顾中等学生。第三层是要稍微动脑筋的思考性练习,目的是照顾优秀学生。这种多层次的练习,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吃得好。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即时做出反应,对的会出示一个小孩子哈哈笑的声音,或会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以示表扬的说话;做错时,那小孩子会难过得流泪,或发出沉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其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学生在做题时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达到了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
  (作者单位:灵山县灵城镇第三小学,广西 灵山,535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3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