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对话中的问题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话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一种常规的、不可或缺的、贯穿课堂活动始终的师生行为”,在新课改中尤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图通过解析语文教学个例中的问题对话,探讨三种典型的问题策略,即焦点、矛盾、再生策略,希冀由此达成语文课堂高效对话的目的。
  关键词:对话 问题 焦点 矛盾 再生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背景下,语文学科课堂对话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不可或缺的、贯穿课堂活动始终的师生行为”。问题作为对话间的主要形式,又承载着对话完成的成效大小的任务。研究对话必然要研究问题,那么语文对话行为中可以利用哪些问题策略呢?笔者以为下边的几种策略对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价值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焦点策略
  课堂对话中的问题一般都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焦点策略就是教师根据情境提出对话的问题,把课堂的重心集中到某一焦点上,并由此扩延引发学生的主动思维的一种策略。它能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参与谈论的积极性,能明显地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的对话向更深的一个层次推进,达到解构文本、促成读者与文本的高效交流。教学莫怀戚的《散步》一课,我们就可以根据文本“母亲”走大路和走小路的态度变化的特定情境,摆出问题的焦点:围绕“变”字,你还能找出哪些?在不同的变化中,你又分别读出什么含义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反应非常敏捷,他们相继找出了文中其他的几对“变”,如“我”前后选择的变化,突出了“我”对老人的尊敬;冬和春的变化,突出春给人带来的活力;冬时母亲与春时母亲的变化,彰显作者对生命的礼赞;几十年前的“妈妈和儿子”与现在的“妈妈和儿子”的角色变化,读出了人生角色和责任的转变,暗含中年人的责任之大……
  如此设计,从文本核心出发,直指中心主旨,学生解读新颖深刻。依此看来,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自然产生,从个别关键词着手,形成焦点问题,利于对话活动的课堂层进,更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
  二、矛盾策略
  “矛盾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阅读兴趣”,有矛盾才能更好地促成课堂对话行为向纵深方向发展。矛盾策略,是充分利用文本本身的矛盾或读者所持观点的矛盾等现象,教师相机安排,通过追问“为什么”或者是利用学生观点的矛盾引发辩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鉴赏品味文本的综合能力。
  第一,抓文本矛盾点。比如《社戏》一课,文末写道:“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与前文所写的“我”最愿意看的戏没上场,演员懈怠、看客打哈欠、朋友们破口大骂的情节似乎不相吻合,那么我们在引导学生时,就可借此矛盾点,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这晚的戏到底好不好看?”通过教师的追问、学生的辩论,学生对于作者要表达的“对童年美好生活往事的怀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主题也就理解得更深刻。
  第二,观点的矛盾。比如教学《云南的歌会》一课时,学生在欣赏着文章的“有意思”(精彩)时,教师可插入了读者的一个观点:“你的《云南的歌会》相当没意思,因为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的主题。建议将其拿掉!”“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借用读者观点设置一个阅读冲突,课堂也就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化于文本的矛盾处,将教师的有意引导化成学生自然的解读,就极为精巧。
  这样在对话中抓住阅读中潜在的矛盾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促成学生的反审认知”,“点燃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对话更有效。
  三、再生策略
  再生问题策略,是以关注课堂教学生长点,开发文本潜在内涵,进而深化学生思维的一种手段。再生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有充分的教育机智,在课前预设准备下,教师能依据“因材施教”“可接受性”原则,高水平地驾驭整个课堂。它除了有定向的思路外,还要及时对课堂对话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将问题延伸开去,“形成一个个新的问点”。比如在上《猫》一课,提出了“猫与主人的关系怎样”问题后,笔者就根据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依次延伸到以下四个问题上:
  1.“相伴的小伴侣”“亲爱的同伴”是怎样的感情?你体验到了吗?
  2.一旦生活中突然失去这样的伴侣,你的心情怎样?能否结合文章的词语,诸如“酸辛”“怅然”“愤恨”,请描述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3.这份心情为什么在第三只猫哪里找不到?
  4.猫的遭遇冤不冤?谁是冤案的“凶手”?
  这四个问题从预设的问题延伸开来,各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以课堂的生成为话题,以理性的辨析为延伸,从而有效地把课堂推向高潮。课堂是个动态的过程,平时我们若能于实践中用问题的再生策略,并且不断检验修正,那么课堂对话中设问的技能必将趋于完善,对话的成效也就更加显著,而这恰是我们建构深度课堂所必须具备的。
  参考文献:
  [1]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2]王荣生著.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2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