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课切勿舍本逐末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学校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艺术的教育。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作为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门类,音乐的本质同样也是审美的,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必须突出音乐的、艺术的或审美的特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音乐课堂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广大基层教师努力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值得商榷的问题。
  
  现象一:过度追求“兴趣体验”
  
  “兴趣”是进入学识领域的敲门砖,使学生喜爱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一改过去说教式的风格,而以多种有创意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于是,在有些音乐公开课、研究课中就出现了从头至尾都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却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聆听音乐,表面上看上去很热闹,但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得到了什么?有些歌曲课,学生一堂课下来连歌都不会唱。这些纯粹表面上的、形式上的为兴趣而兴趣的教法,或为了迎合学生的爱好,过分投其所好,过分追求以音乐兴趣为动力,过分重视音乐实践,但却忽视了音乐的魂―――音乐最本位的东西。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谈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又谈什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
  思考:兴趣需要引导和提升
  诚然,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但如果不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引导和提升,他们的学习就不能深入,就无法把兴趣上升、内化为爱好和习惯,更不会形成他对事物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影响他将来的发展。例如,学生多数喜欢流行的东西。流行的东西是强势文化,听多了就喜欢了。但流行的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诚然,流行音乐中也有很多健康的能够反映现实生活、愉悦身心、积极向上的作品,但不可否认也存在许多消极的东西,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审美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美丑,积累经验,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品位加以提升。既要考虑给学生提供多种口味的音乐,考虑他们各自的兴趣,更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判断、评估,对音乐艺术作出价值判断,从中领会不同的价值含量。
  另外,课堂上设计的音乐活动不能仅仅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以审美为中心这一重要理念。活动既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要紧紧围绕音乐而展开,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时,必须让学生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在情感上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如:《华夏古韵》这一单元中,让学生参与《阳关三叠》情景剧表演,不是学生扭扭捏捏随意地做一些挥手告别动作,就被认为是参与表演了,而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融体验与创造表演为一体,在身临其境中体验音乐的美妙和参与音乐表演的乐趣,感受古人抚琴吟诗的意境。另外,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谈体会、说感受、想意境、添伴奏、做表演、搞创作、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来增加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开阔学生学习、思维的空间。
  
  现象二:音乐综合课变成学科大杂烩
  
  音乐课上常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或画画,或讲故事,或表演小品,或随乐起舞,或观赏课件动画,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表演得兴高采烈,可问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学生却不知所云。也有的音乐课,为了体现“综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探讨有关地理、哲学、历史或政治知识,或以旅游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非常好,学生也兴致盎然,但总给人若其他学科老师来上效果兴许更好之感,失去了音乐老师存在的意义。例如,七年级下册《欧洲漫游》,有位老师设计以旅游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欧洲一些熟悉的国家,观赏一系列欧洲著名建筑的图片,请学生当小导游一站一站介绍一些国家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著名建筑物、音乐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最后学习英国民歌《乡村花园》。可惜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同学还没有学会,下课时间就到了。这节课很显然由于教师对“倡导学科综合”理解片面,把“相关文化”作为了教学重点,没有以音乐为教学主线,没有充分挖掘相关学科知识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将他们有机综合在一起,出现了“学科综合”不够合理,背离音乐的本质特征,把音乐综合课变成学科大杂烩。
  思考:正确理解“综合性”
  音乐课的学科综合绝不是形式上的机械拼合,如果音乐课上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的方向,用文学、地理、历史、哲学、美术等内容作为音乐课学习、探究的主要内容,那就有可能改变音乐课的性质,从而失去音乐课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对音乐课“倡导学科下的综合”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体的多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以审美为主的音乐教育,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目的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段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综合”丰富了音乐学科的人文蕴涵,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综合能力。因此,音乐课的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不能离开音乐而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取代或削弱音乐在音乐课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欧洲漫游》这堂课能在“旅游”的同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聆听各地民族民间音乐,感受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并能引导学生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的评述,我认为这样的“综合”会更趋合理性。音乐课的综合必须以音乐为本,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密切相关,必须对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有帮助,而不是干扰削弱音乐本体。
  
  现象三:空谈人文
  
  前不久在音乐教研活动中听到了一堂音乐公开课《华夏古韵―――阳关三叠》。该课以“友情”为主题,从看友人分别的画面、说“友情”、读古诗导入,再到唱《阳关三叠》,继而把内容拓展到欣赏《朋友》、 唱《朋友》,并以此为重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如何来珍惜同学间的友情。最后以“友情”为主题创编音乐情景剧。当时听完后,我即心存疑虑,这到底是一堂思品课还是音乐课?!
  新课标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华夏古韵》一课的编写意图即通过欣赏古代音乐,让学生了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的灿烂音乐文化,加深学生对古代音乐全面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全面素养,调动起学生将跨学科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丰富音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这本身就体现了音乐课的人文价值。而离开音乐空讲人文,把非音乐的主题提得那么空洞是错误的!
  思考:强调音乐文化自身的价值
  如何在实施音乐课程时进行音乐文化教育?从我的认识来看,从音乐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必须用音乐本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学生最好的学习过程应在人文精神熏陶的过程中进行。
  当然,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介绍音乐文化知识,让学生单纯、被动地去接受,积极性肯定不高,课堂气氛肯定沉闷。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音乐的美。就如古琴文化,她是令人惊叹的美的文化。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追求崇高。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是音乐课堂的首要目标。其次是引导学生挖掘音乐文化本身的艺术价值。就如古琴,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照传说,“伏羲作琴,神农作瑟”,那就更早,可以说是中国弹拨音乐的“鼻祖”。它融汇百家神髓,尽展人心深处的恬静安祥、潇洒自在之声,是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表。因此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博雅精深,了解古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笔巨大财富。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大多在文人,即较高文化层次中流传,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情趣;在表现意境、讲究韵味、追求古朴典雅、清渺溃远的精神境界方面有独到之处。因此,在赏琴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告诉学生真正欣赏琴音实非易事,欣赏者务必静心细听,才能领会其深邃的涵义。既要有弹琴的妙手,又要有善听的知音,二者缺一不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说得颇为透彻。因此让学生在欣赏《流水》时凝神静听,争当小知音,在音乐中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我想学生定会在这种人文熏陶的情境中投入情感,展开自己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如今,新教材体现了它的开放性,特别是在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和拓展教学内容上给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我所理解的开放性,是要在音乐本位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假如音乐课偏离了音乐本身,来谈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活动,那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者单位: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分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1883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