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乡的味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游子在外,什么时候最容易想到故乡?也许是枯藤老树昏鸦的黄昏,但我总认为应当是在吃饭的时候。上海人好甜,四川人好辣,这是公认的事实。可是甜究竟是怎样的甜,辣究竟是怎样的辣呢?同样是辣,你怎么知道哪家的川味火锅更正宗呢?浙江人的舌头自然无法分辨四川的辣,可是对家乡的味道总是那样敏感。
  前阵子去南京玩,到那久负盛名的美食街,什么凉粉、蟹黄包,还有烧饼和盐水鸭。看到一家排着超长队伍的店,我妈双眼一亮说:“去排队呀,网上介绍说这家的烧饼很好吃的。”老爸一边不情愿地排到队尾,一边咕哝了一句:“什么烧饼,能有我们金华酥饼好吃吗?”老妈恶狠狠地瞪了老爸一眼,老爸连忙噤声。烧饼买来了,淡黄色的,撒着白芝麻,咬一口,确实还不错。可是舌尖似乎一直在叫嚷:这个饼皮不够酥,这个馅儿不够滑糯,这个色泽不够亮。记忆中的酥饼,应该是装在半透明纸袋里,一个个叠放着,最外层的饼皮是油汪汪的,烤到有些硬,咬破了,里面忽然就变得酥脆,触齿即破;再往里是咸中带甜的干菜肉的馅儿,肥而不腻,软糯可口。再吃这个南京的烧饼,饼皮一层一层分得那样清晰,还没吃就掉得只剩馅儿了……
  我的家乡有没有什么“走出去”的小吃我不知道,反正像沙县小吃、兰州拉面这样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是没有的,所以出门在外要吃到正宗的家乡美食是很困难的。旅行本就是为了体验各地风情,吃点特色小吃也没什么不好;若是要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那真可叫人崩溃。刚好符合你口味的地方除了家乡恐怕很难找了,就连沙县小吃也总不免带上点地方特色。有一段时间我在北京待了一周,要命的是每天换不同的饭馆吃饭,可无论怎么吃总感觉那边的饭菜有股奇怪的味道,有点涩涩的酸酸的,而且每家饭馆都是这个味道。我知道这叫“风味”,可是对不起,实在不合我口味。所幸只待了一周,一回到家就立刻奔赴外婆家,终于好好地喂饱了我饥渴已久的味蕾。
  作为一枚小小的吃货,我当然也会向往日本的料理、韩国的寿司、法国的甜点和不知道哪个国家发明的牛排,可是让你天天吃辣白菜和烤肉,你能忍受吗?你说,韩国人就能忍。可那是因为辣白菜就是韩国人的家乡味道啊。而对于你我,那种我们天天吃卻依然津津有味的,就是我们的家乡味道。小学时总是到校门口的烧烤铺买一块钱一片的年糕,后来吃到年糕就会回想起那无忧无虑的小学时代。初中时喜欢学校对面的双皮奶,双皮奶的味道就成了青涩纯真的钥匙。路过家门口小街拐角的烧饼摊,就会花两分钟看卖烧饼的师傅揉面、填馅、撒粉、擀薄、蘸水,然后贴到炭火炉的内壁,揭下来后用黄色的纸垫着,也不顾烫。烧饼皮酥脆,肥肉馅油汪汪的,现在想来应该叫富有层次感吧,当时只是觉得很好吃罢了,咸香扑鼻,又带点糯糯的甜。之后出去玩看见烧饼摊总会想买一个,却常常没有家门口的那家好吃。到再远点的地方,就干脆连这种车轮上的小小烧饼摊也没有了。
  人生在世,尴尬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喜悦的时候、 愤怒的时候,都会想吃东西。也许会有口味奇怪的东西能让你发泄一下情绪,可是那个能让忧伤的人感到温暖、让喜悦的人感到温馨、让愤怒的人感到安慰的味道,往往只能是家乡的味道。然而在异乡的街头吃到家乡的味道是多么困难,所以才说家是疗伤的地方,所以古人衣锦之后必定还乡。舌头,人身上必不可少的一样器官,已为我们牢牢铭刻下最重要的东西:家乡。家乡喂养我们,就是让我们铭记的,而对家乡的思念,也往往由味蕾开始。
  家乡的味道,那舌尖上的记忆,贯穿人的一生,那样明媚动人,不可或缺。
  (指导教师:徐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