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趣,学习初中历史的支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历史的学习,看似简单,故事性强,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初中历史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能让学生掌握历史的故事、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学到他们的某些闪光点,挖掘蕴藏在教材深处的人文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激趣  质疑  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117-01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起来,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历史从教者面前的话题。笔者多年来一直从教历史,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中,通常会采用创设情境,为学生激趣,给他们抛出一个有趣的话题,引发学生探讨的热情。或者是有效利用文本插图,点拨教材重难点,等等。下面,笔者将针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个话题,来谈一谈自己的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激趣
   所谓的创设情境激趣,即指在历史课程开始时,教师要调整好语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抛弃陈旧的教学观,杜绝平铺直叙,课的伊始要讲究艺术,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要做到这样,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导语,以便学生能够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笔者认真阅读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每一篇的导语,都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生并不了解历史,为了在进入新课的学习时,学生能够饱含热情,所以笔者不能急于求成就去讲教材的内容,而是想方设法放缓节奏,就让学生拿着教材想“历史会讲些什么?” “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他们分别是哪个时期的人?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一下子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笔者找了几个学生让他们说说,虽然能针对刚才所提问题,简单说点内容,但是内容说的不具体,然后笔者就举出了刚才几个人物中的其中一个,说出他的历史及他的精彩的故事,学生津津有味地倾听。从而激励学生说:“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学习像岳飞、刘胡兰等那样的人,有志之士,气节高尚……”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的有效性。
  2   讲好插图引趣
   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每一课的内容都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要充分能利用好插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给予学生视觉的享受。教材中既然有很多插图,教师讲课时,就不能包罗万象,教师应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选择。有些课文插图与教材的内容息息相关,如果教师不给予学生点播,学生可能就是云里雾里。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点燃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热情。
   商鞅变法在《秦统一中国》中是教学的重点。战国时期,通过商代改革所代表的各国的改革,实现了封建社会的形成。教师就要借助“商战图”,让学生不仅知道商鞅作为改革家的积极性和才能,而且要知道改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增强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的理解。笔者在讲述“商战图”时,让学生了解图中的几个人物,中间席地而坐的就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让学生看着这些人物的姿势、表情,猜想他们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面,我们就改革。”有的学生引用书中话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有的学生说:“另外两个人,被商鞅说的哑口无言,坐立不安。”有的说:“秦孝公说商鞅说的是对,就按着他说的办。”……学生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画面的内容,而且学生也被自己精彩的话语所折服,也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乐学、想学,文本插图发挥了奇妙的点拨作用。
  3   巧质疑激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会有一种快感,这种快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昌盛的秦汉文化》这部分内容中,“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笔者是这样的设计的:
   师:纸的发明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哪位同学能说说哪个国家,什么时间发明的纸吗?
   生1:中国西汉。
   师:哪位同学知道在纸发明以前用的什么写字的吗?
   生2:龟甲、竹木简、帛。
   学生说完之后,笔者向学生简单地陈述了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的如下材料:殷商时期,主要是龟甲和兽骨,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时期主要是铜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时期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讲完之后,笔者继续问:
   师: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
   生3: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
   学生回答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始读图,让学生在读图中,了解汉代以前的书,教师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木简做成的书,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说:“如果我们书包里材料都是木简做的,该有多重,该有多少木简?”学生听了,情不自禁的议论开了,都认为纸的发明太了不起啦。接着笔者又问:“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文本教材这个内容没有涉及,学生没有回答到点子上,笔者就给学生讲述:“在蔡伦之前造的纸质量差,易脆,厚薄不一,急需改,蔡伦就改进了造纸。”让学生在书中找到蔡伦造纸的原料,学生立刻动起手来,就这样一环扣着一环地解决问题,学生学得非常开心。
  4   結语
   历史教学要想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课堂,教师就要在创设情境中激趣,利用好教材的插图,让学生有视觉的享受,同时教师巧质疑,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一步一步走进教材,在教材中找到学习历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孙有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J].历史大课堂,2010.5.
  [2] 张慧敏.浅议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趣味[J].初中生大世界,2012.4.
  [3] 赵媛媛.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几大要素[J].初中生学习园地,201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9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