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评促教精评导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是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发挥教师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功能是教育评价的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积极更新评价观念,把握语文学科标准,重视评价方法,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以期通过合理的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效果的优化提升。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语文;评价内容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遵循片面化、概括化的教学评价,着重强调教师个人的想法和判断,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是当前教学评价所不提倡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新课改编制评价的重要标准,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于此,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提出了以下三点个人心得。
  一、建立因人而异的评价体系
  教师不能从片面的、静止的角度评价学生,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满怀期待,使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密切地配合教师,实现课堂环境的民主和谐。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对优秀学生的评价尽可能客观些,避免他们产生自满心理,对后进生多使用鼓励的话语,表扬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为例,笔者要求学生总结全文大意,有的学生能够完整地表述出来,而有的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针对这一部分后进生,笔者表示:“《晏子使楚》是战国末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在楚王的再三讽刺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老师希望你们可以再次感受一下晏子的人格魅力。”这样一来,笔者完全维护了学生的主体尊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临近结束时,笔者要求学生对文中最欣赏的人物进行评述,有位学生说他欣赏楚王,原因是楚王民主、雷厉风行,以国家为重。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正面”形象似乎只有晏子,这个学生却能从不同角度发掘文本的内涵,笔者并没有否定他的回答,而是表扬了他善于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行为。
  二、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答案是否正确。根据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学生的答案参差不齐,此时教师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作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
  例如:《大自然的秘密》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针对本课的课后练习题,笔者要求学生以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积极汇报小组成果。如问题一:怎样理解“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有的小组认为人类一切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都是自作聪明,好心产生了恶行,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灾难。对此,笔者除了肯定学生答案的準确性之外,还鼓励学生养成关爱动物的良好习惯。相反,有的小组认为人类要想发展进步,需要依附于大自然,而破坏自然是不得已之举。这种回答尽管不符合课文的中心思想,但是笔者尊重学生的观点,同时用幽默的语言进行了评价,即“你讨论的方向很不一样,足以体现你所在的小组是一个善于思考问题的小组,但是,如果再深入地分析一下,得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你的小组成员会笑得很开心。”可见,笔者不拘泥于单一的评价标准,而是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进行评价,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师生间建立起平等、宽容、鼓励的关系。教师允许学生出错,让学生自己帮助纠正错误,进而给予二次评价,使学生从中感受成功,增强信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这样,学生之间信息得以交流,情感得到沟通,从而逐步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例如:在学习完《故乡的河》这篇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乡的作文。一位同学描写了家乡的美景,他的同桌作了这样的评价:“我的家乡有一片花海,那里的花儿是淡黄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靓丽。”这句话描写了花儿的颜色,突出了花儿的特点,透过文章的语言,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借助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学会了欣赏和自我提高。此外,笔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修改,从写作内容中了解了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对故乡的热爱,鼓励学生要善于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可见,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彰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自我认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差异,用合理的评改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价。在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学生间的互评、自评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从而完善语文认知体系,提高语文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玲.小评价的大作用:小学作文评价策略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3).
  [2]朱光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及运用[J].学子(理论版),2017(24).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