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高中作文指导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尽管高中学生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的第一手材料很丰富,但毕竟还有很大局限。大量的写作素材是依靠书本知识积累的。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使他们养成经常阅读书报的良好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勤于读书,并鼓励学生多读名著等书籍,用心观察生活做习作的有心人,养成随时摘录和整理读书笔记,不断地积累习作材料。培养高中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立意构思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高中作文;指导策略;观察生活能力;立意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即写文章,虽然没有统一的公式,却有其基本规律可循。因此,写文章有三个要素:生活、思想和技巧。要素表现在文章的形成过程就是:观察和熟悉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收集和积累材料;分析理解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形成构思;再运用恰当的形式和语言加以表达。这三个过程虽然有其独立性,但又是相互联系的。过去,我们对作文的规律和过程缺乏完整的认识,在作文教学中常把三者割裂开来,并侧重于语言表达的训练,而忽视了另外两个方面的训练。高中生作文时,冥思苦想,无话可说。写出的文意不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就是信笔所至,思路紊乱,平淡肤浅。这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不快的症结所在。
  一、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要写好文章就必须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可靠的材料,然后才能进行写作。如果不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深入观察生活,只凭主观臆造,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那么,观察什么呢?对高中学生来说,一是从学生的自身直接生活体验;二是别人的间接生活,即书本知识。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就是讲要写好文章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直接观察事物的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重视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
  对于高中生的直接观察生活力的培养,应注意做到第一,观察要广。要多看,不能看到一点就写。第二,观察要深。生活的万花筒,五彩缤纷。只有深入观察、深切体验,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三,观察要细。观察时注意力不能只集中在那些耸人听闻的轰动一时的、惊心动魄的大事轮廓上,而要注意那些具体生动的小事细节。观察时,如果只观察轮廓,不注意细节,写出来的文章势必空洞干巴,缺乏感染力。吸引读者的好作品,大多有精彩的细节描写,这正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第四,观察要记。“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写作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用心记录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的习惯。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写了。
  二、 培养学生的立意构思能力
  立意和构思,是作文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思维能力,要不断地进行严格训练与指导,才能学会逐步做到正确反映客观事物。那么怎样训练呢?首先,在动笔成文之前要立意,即确定主题,指导学生清楚: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要达到什么目的?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别人什么道理?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写文章时才能抓住要领。写事的的文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但这并不是写文章的终极目的,通过这件事要表彰什么精神,扬什么风尚,歌颂什么品质,才是写文章的目的。写人的文章,要据这个人的外貌、性情、行为、品德、风度、精神写出来,以表现这个人的特点,这才是写文章的最终目的。论说的文章,更应该在写作之前定议论的基本观点,成文时才能围绕论点安排论述的根据。
  只有在动笔之前确定写作目的,作文时才能紧紧扣住主题、围绕主题、突出主题。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那么写文章时就不知为什么而写,也不知该写什么;即使写出文章,也是一盘散沙,没有主旨,没有灵魂。
  三、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关键在于要结合平时阅读和写作能学以致用。老舍说:“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很精练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对高中学生来说驾驭语言工具的能力只能靠千锤百炼,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具体地说应做到如下三点:一要经常不断地练习写作,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练习运用语言要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在语言文字上下过很大工夫。二要经常不断地阅读中外名著,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名篇,从中体会运用语言的巧妙。三要不断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语言。人类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听、多看、勤问、勤记,从生活中汲取语言精华。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立意构思和语言表达能力,整个作文教学应当通盘考虑,研究改进。
  首先,从作文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每篇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评讲,都要围绕作文形成的三个过程来安排。就高中阶段来说,要根据大纲规定的年级要求,按记叙、说明、议论三种文体的特点分别制定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立意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计划,从单一到综合,从局部到全局,从片段到整体,反复训练,并辅以必要的写作理论指导。从每个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调查研究学生写不出或写不好文章的原因,然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通过多种途径,使之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其次,“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自己逐步理解和掌握作文形成的三个过程,不断地提高三种能力。高中生应该学会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修改或者与同学之间互相修改文章,学会并掌握作文规律,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再次,老师要亲自参与写作。亲身实践,加强对作文规律和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参与写作是一种培养同学的作文兴趣做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要求学生做的作文,教师自己要尽可能地先写一下,这样参与写作也能给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这样,体会才深刻,指导才精当,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发现问题,找到作文的要害与不足之处。否则隔靴搔痒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一些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都是有比较丰富的写作经验和较强的观察、立意構思和语言表达力的人。
  参考文献:
  [1]胡荃君.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有效教学[J].高考研究,2014(9).
  [2]郝玲君.高中作文有效教学指导策略和原则[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黄丽丽,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华侨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4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