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注重对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直觉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直觉思维
  一、 引言
  所谓直觉思维,主要是指当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在还没有经过大脑分析,仅仅凭借自身对于问题的感知能力就可以对于相应的数学问题的答案做出相应的猜测,或者是对于长期未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数学问题在一瞬间就会有了解题思路。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将会带来积极的作用。
  二、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一) 实现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者之间的有效补充
  所谓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对于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推导,从而最终得到正确的解题答案。相反的,直觉思维就可以跳过这些步骤,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觉性对于给定的数学问题进行猜测。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扮演着主导性的作用。但是,若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遇到某些数学难题时,此时,直觉性思维将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认为直觉思维是逻辑思维的有效补充。
  (二) 直觉思维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
  与逻辑性思维相比较而言,直觉思维相对而言较为轻松,其无需严谨的解题思路进行支撑,无需对于某个数学细节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仅仅依赖于一时的灵感而得到的。因此,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直觉性思维能力,将会对学生的思维领域起到有效地拓展作用,对于寻求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将会带来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对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也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培养初中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前提
  观察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的特征。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如果其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将有助于学生可以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去认真观察数学问题的题干的结构特征、数式的特征以及数形结合的特征等,能够准确把握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同时,根据问题给出的背景知识等可以得到其中隐含的信息等,从而引导学生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归到自己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结构中,通过简略的推理环节等,打破脑海中固有的思维方式等,从而充分发挥直觉性思维方式的优势和作用,保证所做出的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二) 夯实学生的基础是学生产生直觉性思维的源泉
  所谓思维过程,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创新、重新认识知识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学生直觉思维培养过程中,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过来,直觉思维将会更进一步实现知识的更新和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直觉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直觉性思维并不是凭空想象的,其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对于直觉思维形成正确的认识,直觉思维并不是凭空想象,其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和理解数学方法,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对于每一个章节的数学知识点、基本题型等要进行归纳和整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从而为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设置科学的、合理的情境,鼓励学生要学会大胆的猜想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性思维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意识到猜想的重要性。所谓猜想,主要是依据某些数学知识和已知的事实,对于未知量以及关系作出推理。在初中数学解题过程中,运用归纳直觉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冒险,但是仍然必须要加大对其重视程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断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例如,当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定理或者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只给出条件但不给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对于结论、解题思路等进行合理的猜想,引导学生要进行大胆的设问,对于解题的方向、问题的结论等进行合理的猜想。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存在的疑惑,应该给予及时的解答,让学生对于自身的直覺性思维产生成就感。
  (四) 充分运用教具和学具,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具或者学具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操作和观察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去感受事物的现象。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比较、概括,从而可以获得事物直观性的特征。学生对于事物的观察越为全面和深刻,其直觉性思维能力也就会更加正确和丰富。
  例如,当教师在向学生教授俯视图、正视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小正方体作为道具,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操作,观察模型中的三视图,探索这三种视图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最终有助于学生的直觉性思维的形成。
  (五) 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
  直觉性思维往往是从问题的整体性出发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充分发挥直觉性思维的整体性原则,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紧紧把握问题的框架和本质,从而明确解题的整体思路。从宏观的角度去观察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可以对于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简化,从而保证直觉判断的准确性,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思维。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直觉性思维被认为是逻辑性思维的重要补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大对学生直觉性思维的培养力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广度、深度和独立性,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珠友.新课程初中数学中有关直觉思维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思路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29):253-254.
  [2]黄晓英.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6(32):87-88.
  作者简介:王世斌,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周家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