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随班就读 让智弱儿童感受精彩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香

  
  摘 要:隨班就读是对课堂教学一体化教育模式的一种尝试,也是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与普通教育相一致的基本要求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提供特别设计的教育方案和服务,以达到实现康复、补偿以及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班就读;兴趣;认知;自信;教学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特殊儿童的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学校对特殊学生的教育更是被放到重要的位置。由于生理和心理上先天性的不足,智弱儿童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缺陷,并且常常伴有自卑的情绪,这就决定了智弱儿童教育的特殊性。随班就读是对于智弱儿童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真诚的关怀和爱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重新激发对于语文的求知欲。
  一、
  多媒体融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维持认知活动发诱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兴趣是指引学习之路的最好导师,要想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多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鲜明特点,能够通过图案、声音、视频等多重手段烘托课堂氛围,创造动态的学习过程,为教师的教学增添吸引力,尤其是在应用到智弱儿童的教学中,更能够将这种生动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教师应当根据智弱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恰当的多媒体手段,呈现出精彩的教学内容。比如说,当学生在视力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就应当重点突出多媒体的声音功能,让学生感受到听觉方面的感官刺激;而当学生的听力较为吃力时,教师就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像和视频,让学生享受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例如,在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时,某同学存在听力障碍,于是教师就在多媒体上播放了丰富的动态图片,只见一片芳草茂盛、鸟语花香的景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宝岛台湾的优美自然环境,学生也就深切地感受到了蝴蝶谷的魅力。这样一来,教师就通过多媒体的力量加强了教学效果,解决了教学难题。
  二、
  适时因材施教,激发学生自信心理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来说,建立学习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普通学生的教学方案并不适合他们自身的特点,若是等量齐观、一概而论的话,只会让随班就读的学生感受到困难和压力,这样是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自信心的培养的。因此教师必须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仔细观察和分析智弱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结合新课标的标准,制定出属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计划,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学习方案,引导他们逐步开展学习内容,这样才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拼音时,教师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制定了特殊的教学计划,不仅降低了完成的难度,而且设计了多个环环相扣的小目标,便于智弱学生一步一步地慢慢完成。比如,学习声母时,教师只要求智弱学生每天会读两个声母、会写一个声母即可,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鼓励他们。一个多月以后,经过不懈的努力,智弱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背出23个声母,也学会了写出端正的声母。由此可见,建立自信心并不是难事,只是需要教师的悉心栽培。
  三、
  鼓励同伴互助,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注重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智弱儿童的个人学习能力存在障碍的情况下,助学伙伴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能够让随班就读生借助正常同伴的力量,完成一些力不能及的事情,拓展自身的学习视野,加深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从而极大地提高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让正常同伴带着智弱儿童进行生活、学习等活动,提高智弱儿童的参与意识,努力将智弱儿童带往正常的生活轨道中。有了正常同伴的帮助,随班就读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而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学习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随班就读生自主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并要求其纠正过来,并叮嘱他的正常同伴多多关心、帮助他,以此来促进他的提高与进步。还有在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时,教师应当和随班就读生的同伴一起,对随班就读生的发音、语言组织等方面进行详细地指导,争取让他们说出规范、完整、流利的话,这样就能够引导他们广泛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四、
  训练表达能力,教会学生作文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智弱学生来说,表达能力是一项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来加以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水平。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仿写的练习任务,让学生依照某篇课文进行仿写,这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学习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后,教师不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仿写练习,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语言表达得更加完整、连贯。由于智弱学生在这一方面较为吃力,因此教师应当对他们进行细心的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课文中的内容,小壁虎来到了哪里?它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待学生完全弄清楚后,教师就启示学生将小壁虎来到哪里,替换为什么人来到哪里,以此来引导学生将话说得更加完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指定出具体内容:来到超市里,来到游乐园,来到广场……接下来可以启发学生拓宽思考的范围:还可以到什么地方?学生于是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就让他们一一写下来,这样就让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总而言之,随班就读的形式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说明特殊儿童也应该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应当得到人们的关爱。对于他们来说,老师和同学的真诚爱心是激发他们学习潜能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应当给予他们热情的关怀,在教学中开展相关的教学措施,为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莹.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思考[J].培智教育,2016(8).
  [2]周卫民.浅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J].小学科学,2016(3).
  [3]韩建丽.加强随班就读管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J].特殊教育,2017(4).
  [4]范丽欢.浅谈随班就读学生的有效课堂融合[J].现代特殊教育,2017(12).
  作者简介:
   陈香,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解放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0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