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创设主题式案例情境,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俞传龙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非常必要。高中政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中《生活与哲学》部分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要想完全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主题式案例情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实现知识体系化,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思维层次,使学生能够科学地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主题式案例情景;科学素养;教学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课应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其他学科相比,高中政治的知识点既繁琐又抽象,尤其《生活与哲学》部分的知识点更是深奥。为了将这部分知识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师应该改进传統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新颖、高效的主题式案例情境教学法,让政治课堂教学尽显精彩。本文着重探讨如何设置主题式案例情境,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以生活问题设置情境,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科学素养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由此可知,哲学不仅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还是人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哲学源于生活”的理念创设情境,戳中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以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哲学的头脑解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在教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时,由于在学生的认知里“矛盾”是贬义词,这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相冲突,于是学生脸上都写满了问号,为了打消学生的疑问,我根据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设计情境:1.大家在生活中会网购吗?2.我们在网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3.我们和商家对价格的看法一致吗?由于这个问题是学生所熟悉的,他们很快回答出:1.有过网购;2.扮演着买家的角色;3.看法不一致,买家希望价格越便宜越好,商家希望价格越高越好。听着学生的回答,我又提问道:“在网购中,买方和卖方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说:“是对立的。”我乘机说道:“既然是对立的,那我们可以让一方消失不就好了?”谁知学生立马摇摇头说:“不可以,如果没有卖方或者买方,网购就不能继续下去了。”“那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矛盾了吗?”我继续问。学生郑重地点了点头。并且理解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哲学道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矛盾”的哲学概念,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哲学指导生活”的理念。
   二、以时下热点设置情境,在探讨问题中培养科学素养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许多社会焦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他们对社会焦点往往充满了一探究竟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热点的习惯,及时掌握社会动态,对今后的学习、就业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可为培养科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执教《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我以“共享单车”取代“传统自行车”这一主题设置情境。并在课导环节对学生说:“我的儿子马上要上高中,他特别希望我给他买一辆自行车,然而现在我们的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你们说一说我有必要给儿子买吗?并说出买和不买的理由。”这个问题和当下的社会热点有联系,引起了学生关注,有的学生说:“需要买,这样可以满足孩子的心愿。”还有的学生说:“不需要买,因为共享单车得到政府的大量普及,而且很方便,但是买的自行车需要自己保管,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我趁机接过话题:“既然大家说共享单车得到了普及,那么从长远来看,共享单车势必会取代传统自行车,这其中包含了什么哲理?”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回答:“共享单车是新事物,而传统自行车是旧事物,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我顺着学生的答案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呢?”学生再次陷入了思考。在本节课中,我以社会热点为背景创设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索其中的哲理,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求真素养。
   三、以国家大事设置情境,在爱国情怀中培养科学素养
   一项研究表明: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的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具有最强的国家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高中生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看作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当下的国家大事巧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但迎合学生的“爱国”的心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和高考知识点对接,帮助学生提前体验高考题目的出题风格,并做好相应对策。比如,在执教《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节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4月25日,举世瞩目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3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大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500名各界贵宾出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的动力。学生看着这个鼓舞人心的视频,瞬间集中注意力,我于是问道:“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多国家的参与?这其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学生想了一会说:“老师,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各国的发展都有益处,它体现了各国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会构成事物的发展,多以我从中得出各国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哲理。”我赞赏地说:“回答的很好。”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主人,要有主人翁意识,时刻关心国内外的大事,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更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以寓言故事设置情境,在小组合作中培养科学素养
   故事、寓言、诗歌等经典案例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观点和想法不仅广为流传,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在合作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经典案例设计主题式案例情境,以此开拓学生的政治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比如,在执教《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我以《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创设情境,并将全班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六人,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从这篇短文中可以得出哪些感想,说的最多的小组,可以得到精美小礼物一份。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想,我总结有以下几点:1.遇事要多动脑子,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2.水是深是浅,需要亲自试一试;3.老马教子有方,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不溺爱、不娇惯。最后学生得出“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理。通过本节教学,我意识到,小组交流不仅可以引发“头脑风暴”,而且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科学素养。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精准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设计主题式案例情景,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获取丰富的政治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行,加强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官维.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范雅萍.思想品德主题式案例教学微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4):71-72
   [3]沈丽琴.主题式案例教学要把握好三条线——以“承诺是金”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08):67-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4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