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晓军

  摘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部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学校教育中,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目标的达成。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根据当前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要求,始终围绕着“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从特色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到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再到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积极开发、实施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校本课程,并融入了学校的核心文化“涵容、坚毅、智慧、创新”,初步形成了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学校特色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9A-0076-04
  在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位于学校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地位。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學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2]。六大素养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着积极作用[3]。在学校教育中,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目标的达成。
  当前学校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其中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合作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4]。它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
  多年来,江阴高新区长山中心小学根据当前课改对课程结构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学生及教师的参与为主,积极开发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具有“长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一、特色校本课程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学校在校本课程目标体系建构过程中,本着“让学生在思考、实践、创造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原则,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既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别知识内容的要求,又要注意各个学段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能力。
  结合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我们就如何利用好它的地理资源的优势,如何挖掘利用好长江及地方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资源,为我们的教育所用,做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们认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特色文化课程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在发掘课程资源时,应强调学生的探究实践,经历体验,同时培养具有长江文化特色“涵容、坚毅、智慧、创新”的精神。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明确了“弘扬长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形成了适应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长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实践机制,以及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我们把课程建设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提炼长江特有的精神、气质以及文化来教育熏陶学生,用“长江文化”来浸润、感染、教育我们的学生,让他们成为“涵容文明、坚毅自信、智慧灵动、开拓创新”的长江少年,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特色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
  学校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突破口,围绕“长江文化”这一主题,结合学校的现实和能力,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合理开发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并加以使用。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长江文化”为核心,以“书香校园”建设、科技文化教育、校园阳光体育为主要特色项目的课程体系,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打造“涵容文明”长江文化课程,塑造责任担当、宽以待人的品质
  涵容就是学会做人,人要有德性,品德高尚,胸襟博大,宽以待人,并有担当意识。在课程设计与实践时,我们让学生重在参与社会活动,强调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学校通过创编教材,开设“日出江花”“江阴好”“长江文化研究微课程”“弟子规”等课程,引导学生塑造责任担当、宽以待人的品质。
  例如“日出江花”是一门综合实践性质的校本课程。课程以长江文化研究实践为载体,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窗口,引导学生认识长江、珍惜文化、体验生活、关注时代,弘扬优良传统,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校外”,调动小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我们编撰的校本教材、长江文化研究实践读本——《日出江花(上、下)》,适应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长江文化为主题,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既有针对性又通俗易懂。教材中的内容结构与目标要求根据年级分层确定,由低到高,在内容上包括“万里画卷”“文明长江”“走进江阴”“希望的土地”,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和长江文化的灿烂,再通过深层次地认识,感受江阴的发展和家乡的变化。通过长江文化研究实践活动这个小窗口,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去搜集资料、采访人物、编制研究小报、撰写调查报告,在探究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同时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责任感。
  长江文化系列校本教材《江阴好》是继《日出江花》实践读本的又一综合实践教材,它对教材《日出江花》进行了有效地拓展与延伸。教材从江阴的地理位置、古老文明、人文底蕴、自然环境、便利交通、地方特产以及现代幸福生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呈现,全景式地展示了江阴这个人文宝地,同时也对江阴地域文化的有效普及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手段,学生了解了家乡的过去,热爱家乡的现在和未来,体会“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长江文化研究实践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索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探索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打造“坚毅自信”阳光体育课程,学会强健体魄、健康生活的本领
  坚毅就是要有理想,脚踏实地,学会做事,能认准目标,勇往直前,学会坚持。学校的阳光体育课程通过教材研发、课程的实践,在“小足球”“乒乓”“武术”“轮滑”“羽毛球”等课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从中培养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会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与技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在课程中还强调学生能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认识、发现自我价值,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成就健康出彩的人生。
  例如学校依据新课程标准,开发以足球为特色的校本课程。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们利用学校的足球优势,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抓普及、促提高、求发展,切实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足球基本技术、学校日常的足球教学活动、足球基本规则,充分反映了学校的足球教学特色。其目的是通过足球教学与竞赛活动,凸显在练中玩,在趣中学,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足球技术,在参与中达到身心健康,以培养学生健身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养成坚毅自信的品质。
  3.打造“智慧灵动”书香校园课程,丰富学会学习、人文底蕴的素养
  我们认为,智慧就是要学会学习,要底蕴深厚、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观念先进……核心素养中强调文化基础,强调能习得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优秀的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让学生发展成为有更高精神追求、有宽厚文化基础的人。学校的书香校园特色课程,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进行归纳、整合、提炼,以书香校园为抓手,整合内容,完善阅读课程构建。学校先后创编《经典日日诵》《长江之歌》《趣味数学》《英语口语》等校本教材,整合国家课程,开展俱乐部活动,让书香课程促进学生阅读,丰富学生文化底蕴。同时,书香课程将进一步在课程、教研、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做深入推进,从而打造校园阅读文化。
  《经典日日诵》是基于经典诵读课程的一套汇集古今中外经典的“诗文之花”。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教材分为6册。内容主要有:古诗、对韵、小古文、现代诗文等。每册书后有阅读总目标、课外阅读必读书目推荐,还有阅读积分统计等。课程实施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开拓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
  《长江之歌》是一本长江经典诗文读本,是对《日出江花》教材从人文角度进行的拓展与补充,侧重于有关长江经典的诗与文,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同时也对江阴本地的诗文进行了汇编。教材把长江文化研究与经典阅读结合起来,分长江篇和江阴篇,从人物介绍、诗词代表作、对诗意的简析等方面呈现长江的人文内涵,从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空间,打开了“诗意长江”的大门。
  “趣味数学”是数学拓展课程。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在现有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这个课程的熏陶,达到了解知识,拓宽眼界,激发兴趣,提升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的学科素养。基于这样的愿景,我们在编订的教材中设置了“故事中的数学、游戏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美学中的数学”四个版块,每个学年又分成上、下两个学期来编排具体内容,形成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上升的序列版块。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逻辑思维、动手操作、创新意识等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打造“开拓创新”科技文化课程,培养实践创新、科学探究的精神
  创新就是学会思考,不断突破思维定式,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在课程实践中,要让学生崇尚真知,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大胆尝试、不怕困难,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能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校的科技文化课程——“无线电测向”“航模”“电子百拼”“物联创客”“科学实验”等通过俱乐部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
  其中特色课程“无线电测向”是集科技、电子、健身、国防教育于一身的项目,其特点是集科技性、体育性、趣味性、竞技性于一体。在学校开展这项特色活动,除了让学生了解学习无线电方面的科技知识外,还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和野外运动技术训练。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无线电测向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无线电测向的特点、测向的基本原理、设备的装配和调试等。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野外生存、解决问题等能力。课程的开设既丰富了学校实践课的内容,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成长发展,还能提高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及综合素质。
  三、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
  在特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着力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对综合课程进行有效实践性利用,对校本课程加以特色化研究开发,把课程建设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我们把“经典日日诵”“长江之歌”“趣味数学”“小足球”“乒乓”等课程,以某一主题为中心来组织,从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等多方面进行统整,通过英语节、读书节、艺术节、数学节、体育节、长江文化节等学科节的形式,使之成为学科延伸、统整的大舞台。
  2.综合課程的实践性利用
  为了优化综合实践课程,我们用自己编撰的教材——《日出江花》《江阴好》《无线电测向》等,改变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场所,实施走班制,建立俱乐部阵地,拓展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实践研究,让学生的能力在多样化的实践中得到更大的提升。
  3.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开发
  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我们依托学校特有的学科、地域优势,研讨开发新的校本教材,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拓展国家课程的外延。对于新开发的课程,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有效迁移,呈现出与课堂教学不同的特性与样态,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从而使学校的课程文化真正丰富起来。   經过几年的建设,学校“长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雏形初现,长江文化特色课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学校的“红领巾长江文化研究”被定为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科研实践基地。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江阴市首批十佳书香校园、江阴市AA级特色学校、江阴市校本课程建设先进集体、无锡市无线电测向实验学校等荣誉。
  校本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已经“物化”了的系列校本课程,在学校“有形”的课程中惠及每一位学生,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同时,我们还需进一步拓展,不断创新、丰富、完善我们的校本课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可持续的生命价值的提升,养成“涵容、坚毅、智慧、创新”的良好品质,实现“核心素养”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永红.“核心素养”概念本土化及甄选和构建原则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 2016(12):20-24.
  [2]王学明.推动核心素养落地需多管齐下[J].湖南教育, 2017(5):26.
  [3]牛瑞雪.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创生[J].当代教育科学, 2018(2):86-88.
  [4]刘靓.论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3):69-71.
  责任编辑:赵赟
   Abstract: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accomplishments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school education. The core goal of schoo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whole person, which can be achieved by various ways and mean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 curriculum reform, our school revolves around the goal of core accomplishments to positively develop and implement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a which are fit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can improve teachers’ competence by means of establishing special school-based curricular goals,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and implementing characteristic school-based curriculum. Meanwhile,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corporates the core culture of school including tolerance, perseverance, wisdom and innovation, gradually formi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angtze River culture”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re accomplishm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chool characteristics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85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