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现代散文阅读中,要巧妙地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思维图形工具,借助图形、符号以及色彩的组合,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表现出来,充分展现了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图形工具。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系统的、发散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语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提供其阅读的质量。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模式下,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将思维导图有机地整合运用于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一、 思维导图的特性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思维图形工具。思维导图的应用,主要是将重要的、具有概括性的关键词置于图形的“心脏”位置,并以“心脏”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形成系统化的图形。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其自身的特性息息相关。
  (一) 整合性
  整合性,也称为系统性。是指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各级主题及关系用色彩、线条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左右脑的功能,将有关的知识、信息完整地显示出来,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整合。思维导图这种结构化的对信息进行再加工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其整合性。
  (二) 连贯性
  思维导图具有连贯性。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把握关键词,将与关键词有关的知识通过层级的形式展示出来。体现在思维导图图形上的关键词和主题,彼此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关系,而思维导图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相关联的关系建立连接。由此可见,思维导图的运用,具有较强的连贯性。
  (三) 实用性
  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与其自身较强的实用性息息相关。思维导图可以运用于教育领域,如备课、教学、记笔记、记忆知识等;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还可以运用于其他的领域如会议记录、演讲、写作等。由此可见,正是因为思维导图的实用性,才促使了其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图形工具,思维导图的运用,理论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帮助一些“学习障碍”或者是“阅读能力丧失”等问题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思维工具。那么,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践运用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认为:思维导图的运用具有必要性。
  (一) 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
  思维导图的起源,是因其与记忆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思维导图中,每一个分支、节点等,都能够为学习者存放知识记忆,在今后的学习中,这些分支和节点,会触发学习者的想象力,唤起其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可以说:在学习中,学习者借助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借助思维导图的运用,理清文章知识脉络,把握中心关键词,并将相关的知识由“点窜成线,连成面”的方法,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最终建立其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这种通过建立知识脉络的方式,有助于搭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桥梁,让语文教学的知识点不再孤立存在。
  (二) 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使阅读过程立体化
  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浏览文本、把握关键信息和中心内容、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的能力,是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直接体现。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录和梳理观点,整理文章的结构层次、思路等,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阅读文本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同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整篇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呈现于一张图中,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就能够基本了解文本内涵,复述全文大意,把握知识脉络,弄清重点难点和主次关系等,而这个过程,也就是阅读立体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助于使阅读过程立体化发展。
  (三) 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思维都是极其关键的一个元素。伴随着核心素养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了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就初中语文的阅读而言,学生也应当具有较强的思维品质,方能理清文章的知识脉络,把握作者思想情感。在此背景下,思维导图作为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图形工具,将其整合应用于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系统的和有序的知识结构,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知識记忆能力,同时还是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综合以上观点可见: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零碎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知识脉络的构建。而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借助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同时构建立体化语文阅读课程。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巧妙地整合思维导图具有必要性。
  三、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 提取关键词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取关键词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何为“关键词”呢?所谓关键词,是表达某种意思或者是某段甚至是某篇内容的最为简洁的词。关键词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关键词能够从文中直接找出,而隐性的关键词,则需要结合文本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由此可见,无论是显性的关键词还是隐形的关键词,都需要学习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解读文本内涵,把握中心思想。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关键词是多方面的,如具有概括性的词语,名词动词皆可;也可以是表达内容主旨的词语。除了表达重要意思的词语,还有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关键词”。   (二) 绘制中心图
  中心图,是思维导图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心图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中心图,是一张“图”,是图形或者是图像,在整个思维导图的“中心”;其次,在语文阅读中,中心图代表中心思想,突出中心主题。在绘制中心图的过程中,绘制中心图,有助于让读图的人迅速找到图的重点所在,同时也能够快速把握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
  (三) 以中心图为核心向外扩张
  完整的思维导图,是以中心图为核心,通过分支、节点等向外扩张的图。主要分支有5~7个,而分支与分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性。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尽可能采取柔和的曲线、借助色彩、符号、文字等,尽可能让思维导图丰满而形象,既能够诠释知识内涵,同时也具有美学价值。
  四、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具体实践
  初中语文的阅读,涵盖的范围较广。如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等。不同阅读文本,因内容复杂程度不同,而使得思维导图有所差异。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实践策略。
  (一) 思维导图在古诗词阅读中的实践
  古诗词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把握几点要素:诗歌的诗意、情境、情感等。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感知能力,进而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教学目的。在古诗词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巧妙地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学生古诗词阅读的效果。以《过故人庄》的阅读为例:《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作,诗歌彰显的主要内涵有二:一是田园生活之优美;二是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意。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古诗的过程中,第一步,应当指导学生朗读、熟读甚至是诵读,细细品味诗歌体现的思想、情感、内涵、场景等;第二步,巧用工具书,了解整首诗的创作背景,准确意思,同时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结合诗歌的内涵,笔者本着由简到繁的思路,绘制了如下思维导图。
  (二) 思维导图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运用
  对中学生而言,文言文阅读可谓是一大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在理解文本的内涵、品位语言和把握知识系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以《小石潭记》的阅读为例:
  《小石潭记》是唐朝柳宗元的作品,同时也是中考过程中的重要篇目。一般而言,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重点都是字和词的诠释和讲解。而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关键词、建立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言文。《小石潭记》中,笔者绘制的思维导图如下。
  (三) 思维导图在现代散文阅读中的运用
  初中语文的阅读,以现代散文的阅读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散文的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指导学生通读课文,理清学习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品位重要的语句、语境等,让学生懂得欣赏文学作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语文阅读中,散文阅读的目的、类型等得到不断的扩充。在散文阅读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一般文学作品鉴赏的方法进行现代散文阅读和鉴赏。而借助思维导图,也是优化现代散文阅读的有效方式。以朱自清先生《春》一文的阅读为例,思维导图如下。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运用,其优点在于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得到增强,且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缺点是思维导图并非“万能”的,并不能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所有问题,且对于学生而言,要想绘制出一张完整的、具有美学价值的思维导图并非易事。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结合简易的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星霖.思维导图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杜梅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附城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5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