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举足轻重。然而一些农村小學科学教学现状堪忧,要想激发农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迫切需要我们努力做到: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注重农村教学资源的挖掘;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四、注重以“玩”促学。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  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209-0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小学科学课程性质定义为“基础性”课程,开课年级从3至6年级改为1至6年级,足以彰显科学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课标理念的落地和践行,是小学科学教师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然而个别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应引起重视:一是师资力量不足。一些教师大多不是专业教师,也不是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兼职的科学教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主要研究语文和数学教学,视科学为“副科”,教学中多数“讲科学、背知识”。二是实验走形式。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科学实验员,实验器材也不丰富,准备器材、填写资料纷繁复杂,越麻烦越“敬而远之”,实验教学也就做做样子走走过场,淡化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三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师以“讲”(讲科学)代“做”(做中学),期末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
  1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充分提升
   小学科学课程可谓是个“百宝囊”,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学科知识。这就要求科学教师要对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涉猎,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记得学习了《食物链》一课后,一名学生问:“老师,猪茏草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呀?”是呀,猪茏草既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养料,又捕食小虫子,究竟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呢?老师也不确定,只好灵机一动 “这个问题,你问得好,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你可以先查查资料,如果找不到答案,到时老师再和你一起探究。”原来猪笼草捕捉昆虫只是从昆虫体内获取氮元素以弥补土壤中养分的不足,不获取能量;猪笼草有叶绿体,自己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说猪笼草是生产者。作为科学教师,既要深刻理解课标理念,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
  2   注重农村教学资源的广泛挖掘
   农村生物资源丰富,农村孩子对动植物有较丰富的元认知。教师要大力开发校园及周边科学教学资源,把农村孩子积累的生活经验运用到学习中,又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时,让学生把家里养的蚕带进课堂,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学生用自己家里的蚕来学习,分外用心;学生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养殖方面老师不用操心太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又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原来只知道怎样做,学习后他们又知道了为什么该这样做。这样的科学教学不但有丰富的素材,学生也意识到学习的科学知识就是他们生活经验的“有意注意”,不是高大上的高科技,而是生活经验的发现、归纳和总结,是生活经验的升华。
  3   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深度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例如,我这样来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
   首先,实验导入,提出问题。学生分小组做电磁铁吸大头针的小实验,由于各小组吸起大头针个数的不一样,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感知电磁铁的磁力有大小,并且可以改变,从而提出了要研究的问题: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其次,大胆猜想,充分假设。假设很重要,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一步,但假设不是空想,而是有道理的猜想。因此,要求学生大胆假设并简单陈述理由。
   第三,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完善的实验计划是顺利进行实验的重要保证,设计实验本身就是科学严谨性的外在呈现。
   第四,小组合作,检验假设。知识得由学生自主建构,不是老师灌输。各小组根据实验计划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从而将学习伊始的大胆猜想华丽转身,化为科学论证后的结论。学生不是“讲科学”“背科学”,而是在实践动手和真实体验中获得“真理”,这种对“去伪存真”的科学事实与规律的折服,正是科学魅力的深度彰显。
  4   注重以“玩”促学
   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科学活动本身就带有“玩”的色彩,玩是活动方式,不是目的,要与学习的科学内容有关。例如,教学《电和磁》这节课,以玩为主线,既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诱导他们从中悟出科学道理。开课时,给每个小组一块条形磁铁、一节电池、一个指南针、一根导线、一个小灯泡,让他们自己玩,要求他们玩的时候记住玩法和每种玩法的发现。学生在玩中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电流的知识和指南针指示南北的性质,为后面继续玩作了铺垫。当学生们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时,老师掐住时机,随即抛出了新玩法,然后提出玩的新要求。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奋地按要求分组玩,小组合作再现经典实验,最后交流玩时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电能产生磁”。那一刻,学生的成就感似乎已经朦胧地产生了……老师再次追问:你有办法使指南针偏转更明显一些吗?显然,这是对 “玩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得出短路和把导线做成线圈这两个新的玩法,学生接着在玩中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经过分析,得出“电流越强,磁性越强”的结论。这时,学生的成就感近乎“爆棚”,俨然一个个小小的科学家,“玩家们”显然在玩中尝到了“甜头”,试问:他们那科学探究的脚步又怎会舍得停下呢?
   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丰富的农村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教学服务。当你在感慨中国高铁技术屡屡刷新国际高铁纪录,不断突破世界建高铁禁区,成为“国家名片”之时,你可曾想过这也许有你的功劳。因此,农村科学教师,定要“科学”施教,“创新”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思维方式和科学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