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成涛 韩佳慧 王家宏 王森

  摘要:为培养环境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坚持传统行业办学特色,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构建了一套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一条内部培养与企业引进相结合的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134-02
   一、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是为适应轻化工行业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需要应运而生的,在近20年的办学过程中,该专业始终以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适应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
  专业创办伊始至2011年,坚持理论教学、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办学原则,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突出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生产实习中,系、教研室主任带队,深入现场指导,使学生在现场教学中学到了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2012年至2016年,结合学校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蓝本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类型定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又进行了修订。修订过程中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形成了“理论教学奠定基础—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创新推动人才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16年,随着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正式成立,环境工程专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又启动了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中,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1)以社会需求而为导向,反向制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2)行业企业及毕业生广泛参与。(3)在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内容实施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更能全面体现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想,全面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目标,打造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1.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期一般为2年。旨在通过对青年教师实施“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度,促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本职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
  2.建立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教师队伍。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专业打造了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目前,本专业有25位教师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经历,占专业专任教师总人数的92.6%,他们大多具有十分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且十分了解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完善中青年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一线学习交流制度。(1)每年选派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学校给予资金支持,实践结束后组织教师汇报交流;(2)利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工程实践;(3)鼓励校企合作项目成员赴企业开展科研工作;(4)将教师参加企业工程实践纳入职称评审条件。通过以上措施,较明显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力保障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建立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机制。为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近3年来先后邀请或聘请了12名来自中行业企业一线具有工程师以上职业资格的行业专家参与本科教学工作,他们在教学中的全过程参与和融合,为本专业培养初步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探索出一种校企联合、合作育人的有效模式
  1.校企联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产业、行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制订与生产实践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通过校企联合,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部分课程进行合并和增删,以适应专业技术的进步和行业发展需求对环节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校企联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聘请环境工程行业及知名企业的总经理、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来我校对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专业教育、理论授课,带来最新的行业发展信息,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发展的动态与市场需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3.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专业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在企业内建设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实践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实践岗位与课程体系,安排实践指导老师,出具实践鉴定报告,接受或推荐实践学生就业,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
  4.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反馈机制。在人才培养需求上,企业及时将市场需求动态反馈给学校,校内教学及时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调整;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学生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与评价,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5.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环境工程专业除了设立校内奖学金,还广泛设立企业奖学金,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培养激励途径。
  四、人才培养效果
  1.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显著提高。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仅2018年,学生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競赛,共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15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1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7项。
  2.毕业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学院每年均会以问卷或走访的形式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很好”占88.9%,“较好”占11.1%;对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评价“满意”占90%,“比较满意”占10%;对毕业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满意”占70%,“比较满意”占30%。社会总体反映该专业学生整体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动手能力强,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团结、协作和交往能力,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3.环境工程专业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陕西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于2018年11月顺利通过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同时环境工程专业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成为陕西省22所开设有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选的3个高校之一。
  参考文献:
  [1]成卓韦,吴石金,陈建孟.OBE理念下“3-3-3”融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4):452-458.
  [2]徐忠,苏欣颖,李俊生,等.产学研用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4):1-3.
  [3]张燕,张洪斌,史英杰,等.产学研用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6,(30):234-2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