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尚光年

  摘 要:如何改革作文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写出具有“本色”特征的作文,是语文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针对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强调写作的人文性、重视写作的生活性、尊重习作的个体性等方面,对提高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学;本色作文;语文教学;写作能力;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0-0053-02
  作文是生活的真诚表达,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但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忽视学生的真情实感,违背作文教学的根本要求。作文的本质是真实,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作文要反映学生的纯真本色,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体悟人生。如何改革作文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写出具有“本色”特征的作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几个方面对提高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到农村经济文化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往往让学生背一些范文,或让学生对范文进行改写,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导致很难出现具有个性化的作文。学生对同一主题的写作往往有着极高的相似度,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往往以空谈为主,习惯于用华丽的词藻进行修饰,缺少真情实感。
  具体来说,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出现偏差。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受、体验和思考。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盯着考试分数,只要求学生能够“稳妥地写作”。因此,部分语文教师要求学生刻意地对某些范文进行背诵以及模仿,甚至让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套用作文模板。这样,学生很难在写作过程中写出自己的想法,导致写出来的文章缺少鲜活的生命力,苍白无力,没有实际意义。同时,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也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教学方式出现偏差。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力求表达有创意。在实际作文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只是进行写作技巧的填鸭式传授,安排好写作题目之后往往就忽视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指导,留给学生的当堂作文更多时候只是让学生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教师不重视引导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独特的立意,也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选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发挥写作教学的真正作用,导致学生对写作提不起兴趣,消极应对,要么胡编乱造,要么生硬模仿,甚至抄袭。
  二、提高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人们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改变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根据“本色作文”的特点采用一系列教学措施,使学生的写作具有真情实感,符合“本色作文”的要求,从而提高“本色作文”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从强调写作的人文性、重视写作的生活性、尊重习作的个体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1.强调写作的人文性
  要想使学生的作文符合“本色作文”的要求,就必须强调写作的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也是写作的灵魂。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写作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明白,缺乏同情心与怜悯心,不懂得感恩,不关心他人和社会,就难以写出好文章。其次,要注重写作的自然性,做到“我手写我心”。可以让学生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对语言进行适当的锤炼,但是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华丽词藻,而忽视文章的真情实感。作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不是一种写作技巧的炫耀,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写作要注重抒发内在精神。可以让学生适当地采用范文摹写、仿写的方式进行练习,但不应该拘泥于范文写作的方式,而要大胆创造,展现独特的生命色彩,抒发内在精神,让情感及价值观能够在文章中有所体现。
  2.重视写作的生活性
  要想使学生的作文符合“本色作文”的要求,还要重视写作的生活性。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定作文题目,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一方面,社会生活是习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在原生态的社会环境中,任何经过观察得来的素材,都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另一方面,本色写作的素材应该源于生活。教师要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学习写作。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必要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让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充实、厚重。
  3.尊重习作的个体性
  要想使学生的作文符合“本色作文”的要求,教师还要尊重习作的个体性。本色写作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主观感受给予肯定,并进行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发展个性,展现个性化作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鼓励学生独树一帜,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
  三、结语
  总之,改革当前作文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写出具有“本色”特征的作文,是语文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写作的人文性,重视写作的生活性,尊重习作的个体性,使学生的写作能够贴近自然,贴近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写出真正优秀的“本色作文”。
  参考文献:
  [1]卓琴.就乡村之景写鲜活之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路径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4).
  [2]杨昌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S1).
  [3]刘济远.如何引导学生学作文与学做人——“生命、生活、生态三本色作文导写”评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04).
  [4]陈培美.农村中学体验式作文教学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WW[2018]GH02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尚光年(1978-),男,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5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