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表达出来,它也是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标志。但根据农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有难度。本文分析了农村学生作文写作的现状和作文教学的现状,并对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做了认真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策略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表达出来,它也是小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标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学生的作文写作质量一直不乐观,能得高分、满分者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同学在二类卷的层次徘徊。但根据农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有难度。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笔者现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综观现状,当前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作文训练量小
   作文是一种能力,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形成。有的教师只让学生完成教材安排的课内作文练习,课外作文量几乎等于零。练习的量太小,形式又单一,学生作文能力难以得到培养。有时学校开展一些活动,老师即使布置写日记,但是由于要应付大量的备课,上课工作,无暇顾及这“额外”的工作量。久而久之,学生也习惯成自然,老师不认真检查评改,他们也就随便应付了。
   2.作文训练年级不衔接
   各年级作文训练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三年级教师大多数是直接命题给学生写作,要求偏高,而且往往忽视写片断的练习,一下子就要求写短文。于是,年级间衔接“坡度”较大,出现断裂层。另外,在一、二年级只重视对学生识字训练,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3.读写结合不紧密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不重视表达方法的教学,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不注意引导学生学习选择、组织材料和确定中心等写作方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或者有话难说、有情难抒,其结果导致学生怕写、厌写作文。
   4.教师指导不得法
   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倾向。教师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讲评等,对学生不懂观察生活,不会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的人和事,对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写作方法等问题,却很少加以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仍沿用“教师出题—学生作文—老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指导不得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此外,有些教师不善于作文,于是学生也怕作文,造成恶性循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不少语文教师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把范文当成灵丹妙药,离开范文就寸步难行。
   5.缺乏及时有益的反馈
   详批全班几十篇作文,教师即使全力以赴也要积压较长的时间。学生得过一二周才可得到教师这个唯一“读者”的意见:一个分数,一个“阅”字或一些空洞的评语。有些教师不及时批改,学生对教师的批改结果不重视,很难获得教师和学生意义上的沟通。
   二、改进策略
   针对学校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每个学期制定自学计划,激励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函授培训,不断地提高文化专业水平。对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组织他们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举办作文教学观摩课,提高他们的教学业务水平。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作文能力,同时学习做人,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2.落实各年级作文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着重练习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练习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教学中,要自觉落实《课标》要求,尤其要强化低年级作文训练的意识,落实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做到有内容,语句连贯、完整。要重视中年级的片断练习,让学生逐步达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目标,对照要求,教会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3.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老师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首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开展多种放松健心的活动,这无疑给他们提供写话的素材。如,带领学生们去秋游,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笑,来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回忆秋游中,你玩得开心吗?玩什么使你最开心?此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说着,仿佛还沉浸在秋游的快乐中了!其次,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栽花种草,清扫白色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当一日小交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这样,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写,不记流水账,又结合课堂教学有效训练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4.让学生多读
   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如《洋葱头历险记》《稻草人》《鲁滨逊漂流记》《小鲤鱼跳龙门》等,让学生快活地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二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少儿节目、《动物世界》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熟读背诵佳句、优秀片段、精彩的细节描写,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5.引导学生编撰自己的“作文集”
   这几年我所教过的班,学生们都有至少一本“自家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作文集”,这些作文集封面设计精美,里面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什么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应有尽有。这些作文有同学们从报刊上裁剪的,從老师、同学那里转抄的,从网络下载的,还有从自己习作中挑选出来的“得意之作”……由于对编撰自己的作文集感兴趣,同学们兴致很高。
   6.放手让学生写特色日记
   我没有把日记当作一种普通的课外语文作业对待,而是把日记本当作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谈日记达到师生心灵相通、相互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日记本当朋友,有高兴事与它同享,有烦恼事向它倾诉;我建议学生把晚上做的有趣的梦写在日记本中,把读完文章的感受记在日记本里,还可以写想象日记、绘画日记、摘抄日记……实践证明,写这样的特色日记学生喜欢,对习作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鲁迅先生说过:“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物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再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芳.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J].写作(下旬刊),2016(12)
   [2]黄先政,陈维亚.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化解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95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