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探究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是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落实以探究为核心的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有效探究的教学策略,以期能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人,提升学习品质,帮助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科学探究
  在小学阶段,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学科是一门关键性基础学科,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科学学科教师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科学课程的核心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然而,科学探究活动不能仅停留于知识的表面,探究目标也不能局限于活动结果,更不能扬探究旗帜上成了活动课。教师要始终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打开学生求知心扉的钥匙,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将科学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目的落到实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快速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形成崭新的教学启动点。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关注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探究问题的适切性,通过实验活动材料、互动策略、实践形式及实验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探究角色,以此为基础开展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种子发芽实验》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得出种子发芽条件的科学概念。教师可以在设计实验计划、制定实验信息统计表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展开种子发芽实验,并根据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讨论分析。预设光组、温度组、水组、土壤组共4组,每个学习小组需要思考并集体讨论相应的问题如下:想研究什么问题?预测结果是怎样的?在实验中改变了什么条件?获得了哪些数据信息?改变的条件对种子发芽有影响吗?教师提供绿豆种子,将表格分发给4个不同的实验小组,共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填写“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推测”、“两个组的共同条件”、“两个组的不同条件”、“实验的方法”,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浓烈。最后,根据控制某种条件后的绿豆种子是否膨大、是否种皮破裂、是否出现根、是否长出新叶的现象,再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讨论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份、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而土壤并不是必需的。
  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任何事情不能想当然,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学到科学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也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牢固的记忆知识点。
  二、模拟实验过程,丰富探究体验
  科学学科的实验内容很丰富,但在课堂阵地开展实验会面临多种现实问题,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要。而多媒体有着强大展示功能,在科学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将多媒体引入课堂进行直观展示,模拟实验过程,展示知识结构,能为学生带来直观的感知机会,让学生借助多媒体顺利建立学科认知基础,进入学习核心,学生接受度更高,有效提升科学学习品质。
  例如四年级上册《风向和风速》一课的教学,在学生了解风向和风速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讨论并设计测量风速的小工具,但因此时风速太小,天公不作美,风速大小的测量无法得到验证。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功能,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形式,将多种风速测量装置进行风速测量,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风速,认识风速测量。接着,多媒体展示教学当天的天气信息,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空旷的室外真实感受风速,更真切的体验。教师给出必要的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展开实验操作,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样,在《降水量的测量》一课的教学时,如果天不下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雨量器的操作情况,使学生能够能够直观的了解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再模拟降雨操作,对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补充,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学习认知体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当现实条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时,发挥多媒体的助学作用,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缩短学生自我探索的难度,更利于构建系统学习认知体系,提升学科教学效果。
  三、基于课程标准,创新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大多数学生都对科学实验抱有极大的兴趣,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学中选用的部分实验材料不合理,如何进行实验研究和改进,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益的思考,根据客观条件的制约因素,不断创新科学实验,让学生能够接轨生活认知,通过便于操作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验,形成崭新的学科认知基础,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砖瓦和陶器、瓷器》一课中关于“黏土的变化”的内容,研究怎样用黏土烧制砖瓦、陶瓷等,学生对“黏土”到砖瓦、陶瓷的形成过程很感兴趣。然而,地处城市的我们周围没有砖窑、瓷窑,学生也很少有用火烧制的机会。既然实验条件存在“先天不足”,我便思索怎样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于是,我联系了一位专门从事艺术工作的家长,利用社团活动的时间,由他来带领学生开展陶瓷的制作,从制胚到晾晒,从刻花到上釉,最后由这位家长将部分学生的作品带回去烧制。在历经三个多星期的瓷器制作活动中,学生不仅亲身体验到了黏土的变化,还收获了自己亲自制作的瓷器,兴奋感和满足感使得他们对科学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创新是更好的成长。改进与创新科学教学的途径是多样的,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多研究,多思考,找到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促进活动设计最优化,便于学生观察、操作,给学生带来认知积累,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梳理思考路线,理清探究途径
  探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但探究活动需要思维同步。在科学教学中,当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后,教师引导其参与探究活动的同时要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提供清晰的学习路线,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学习中主动建构,这对通过实践认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极为有用,且拓展性学习的机会也越大。
  以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观察了蜗牛的运动后,我开始介绍腹足的相关知识,然而我发现,学生还没从刚才的观察活动中回过神来,对教师介绍的腹足知識兴味索然。为了再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的节奏,我安排了模仿活动,让学生上台来模仿蜗牛的运动,果然,课堂马上有了生机,学生的兴致又成功被点燃。但在课后反思时我发现,学生的模仿秀固然是活跃了课堂氛围,为的只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活动安排中并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和思考总结。于是,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中我及时做了改进:学生边模仿边思考:我们和蜗牛一样运动后,地面上有什么不同吗?蜗牛为什么这样运动呢?这样运动有什么好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模仿,不仅将探究活动推向高潮,也赋予了模仿秀教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缺少了思维的活动无疑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探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探究活动的开展是为了促使学生得到思维振动。在上述教学中,为学生布设研究任务,梳理思考路线,使学生再次深入探究之中,获取科学知识,促使科学探究更有效。
  总之,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是科学教师所遵从的教学原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们应从学科教学实践出发,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创新科学探究途径,强化探究学习训练,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每一次探究活动、每一个实验环节、每一项细节之中都能体现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锦超.创新科学探究途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福建教育研究,2018,3:40- 41
  [2]崔红霞.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研究[J].名师在线,2019,7:8- 9
  [3]范雪群.培养科学实证意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小学科学,2019,12:45- 46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江苏苏州2156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0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