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由外部影响和内部形成的2个范畴、8个维度、26个因子构成。此次研究的调查工具为在此基础上自主编制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8个维度的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即存在高创新认知和低实施创新和应用创新的现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差异显著;学校创新文化、社交圈与创新情绪体验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贡献效应因子。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9-0064-0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虽然我国一惯重视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但是国内相关的高水平研究并不多见。就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结果显示,大多数研究往往立足于个人的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类似于工作研究,既未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又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的结构性调查,因此这些研究往往缺少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未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培养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创业创新一门课程的任务,也不只是一种通识教育,而是一个包含多个因素的系统工程。该工程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为逻辑起点和践行基础,运行过程中既要克服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积极促成有利因素的出现,又要加强内外部因素的沟通与配合。因此,要全方位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的就是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而后以此为基础形成有效的教育指导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理论框架
  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形成解决问题的观念,并以此为目的充分调动已有的信息、知识、工具,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改变,产生出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或社会发展的新概念、新设想、新技术、新工艺或新产品的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身心协调的过程:必须在有力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具备良好的创新素质,经历从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再到应用创新的一个能量链条。链条中任何一个环节断裂,都不能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体现在新概念、新设想、新技术、新工艺或新产品的应用或推广;创新能力的高低最终体现在个体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水平。
  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由外部影响和内部形成2个范畴、8个维度、26个因子构成。外部影响主要由3个维度组成,即学校的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教育来源、创新教育效果、创新教育重点、创新教育场所、创新教育方法、学校创新文化等6个因子;家庭创新影响,即家庭关系和家庭教育等;社会创新影响,包括社交圈、大众传播媒介以及风俗习惯等3个因子。内部形成主要由5个维度组成,即创新素质、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创新素质是指个体为了能够成功创新而必须具备的稳定的身心特质与特征,如个体在创新过程中能够带有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自信、多向求异的思维、强烈的好奇心、明确的目标、恒久的耐心、坚强的意识、坦诚的合作意识、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强烈的竞争心理等[2],主要包括创新心理取向、竞争心理水平、创新情绪体验等3个因子。创新认知是指个体对创新内涵、价值的理解与认识,主要包括创新含义、创新价值等2个因子。思维创新是指个体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能够不断发现创新点,并提出新思路,主要包括消极思维定势类型、创新思维类型、突破思维障碍方式、发现创新点、提出新思路等5个因子。实施创新是指个体在进行个体创新或参与集体创新过程中,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推进创新工作,涉及在创新过程中的贡献度或参与度,主要包括个体实施创新和集体实施创新等2个因子。应用创新是指个体在获得创新成果后的一系列应用创新成果的表现,主要包括提出方案、实施方案、展示評估方案、推广转化方案等4个因子。
  (二)调查工具
  此次研究的调查工具为自主编制的调查问卷《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的测度项通过以下方式产生:第一,从创新能力的构成直接产生测度项;第二,邀请一些被试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讨论,让被试学生针对创新现象进行讨论,过程中所得的记录用来产生测度项;第三,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产生问卷的最终测度项。为了保证问卷测度项的效度,第一,采用了“研究者自检”的方法,即在明确创新定义并设计测度项之后,将问卷放置一个月,而后再按照创新定义判断测度项,如“除非是处于理论上的设计,否则尽量保证有因果关系的变量是针对同一对象”,“态度与意向在对象上必须一致”等;第二,采用“专家评审法”,即邀请了五位有经验的学者,对问卷进行批评指正[3]。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问卷的初稿,并在2019年10月进行了问卷的初测,再次修改后,形成最终的问卷。该问卷共包含3个部分,34个题目。调查问卷条目采用Likert5级记分。
  (三)调查工具检验
  此次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法(Cronbach’ α 系数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通过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该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47,该结果说明此问卷信度相当好。此次研究采用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Kaiser-Maiser-Olkin)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KMO值为0.887,卡方统计的数值为2 668.272,卡方检验结果为0.000,即各因子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说明可以接受此问卷的效度。
  (四)调查对象
  2019年11月,选取了河北省3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学生平均年龄约为19岁,共发出调查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50份,回收率为94.4%,其中,有效问卷806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8%。   (五)数据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和概括,以显示整个调查数据的全貌。
  配对样本t检验主要用于研究被试学生的年级与专业的差异对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造成的差异或变化的显著程度。若检验结果显示,年级或专业与对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之间的显著性Sig.值大于0.05,则可以判断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若其结果显著性Sig.值小于0.05且大于0.01,则可以判断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若其结果显著性Sig.值小于0.01,则可以判断两者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性。
  多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于检验学校的创新教育、家庭创新影响、社会创新影响的不同水平对不同年级被试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造成的差异或变化,以及创新素质的不同水平对不同年级被试学生的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造成的差异或变化,结果通过方差分析表和多元检验SSCP矩阵呈现。若方差分析表显示的显著性Sig.值大于0.05,则可以判断固定因子未对因变量造成变化;显著性Sig.值小于0.05且大于0.01,则可以判断固定因子对因变量造成显著的变化;显著性Sig.值小于0.01,则可以判断固定因子对因变量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多元检验SSCP矩阵通过四种显著性检验,即比莱轨迹、威尔克Lambda、霍特林轨迹、罗伊最大根,进行判断固定因子对因变量的贡献度。比莱轨迹、霍特林轨迹、罗伊最大根都是一个正值统计量,其越大对模型贡献的效应越多;威尔克Lambda是一个介于0~1之间的统计量,其值越小对模型贡献的效应越多[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1.学校创新教育
  关于创新教育来源,43.2%的学生选择“学校的学习与活动”。当调查学校创新教育效果时,41.7%的被试学生选择“效果一般”。32.9%的学生认为创新教育重点是“训练我们的思维”。34.5%的学生认为创新教育方法“和其他课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差异,但不是很大”。41.1%的学生认为能感觉出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
  2.家庭创新影响
  在学生所接受的创新影响方面,40.8%的学生选择“家庭氛围有时鼓励新观点并践行新观点”,33.9%的学生选择“家庭氛围经常鼓励新观点并践行新观点”。
  3.社会创新影响
  当调查学生接触的社交圈时,41.2%的学生选择“社交圈中有时鼓励新观点并践行新观点”;当调查学生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介时,43.4%的学生选择“大众传播媒介经常鼓励新观点并践行新观点”;当调查学生接受的风俗习惯时,43.9%的学生选择“风俗习惯有时鼓励新观点并践行新观点”。
  4.创新素质
  对创新性活动时学生伴有的情绪进行调查,55.1%的学生选择“有时候会焦虑,有时候会轻松”。在创新心理取向方面,37.4%的学生在10个选项中具备4—5项。在竞争心理水平方面,37.5%的学生在10个选项中具备4—5项。
  5.创新认知
  当调查学生对创新内涵的理解时,92.9%的学生选择“创新是个人或大家的事情,能够产生新想法、新的解决方案或者新成果”;当调查学生对创新价值的理解时,69.4%的学生选择“对社会和个人价值非常大”。
  6.思维创新
  消极思维定势方面,58.8%的学生属于经验型思维;创新思维类型方面,32.7%的学生属于收敛型思维;突破思维障碍方面,35.0%的学生选择“经常在老师或他人指导下,能够发现现有的结论、技术成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在发现创新点的方式上,31.2%的学生选择“能在老师或他人启示下,对创新对象进行分析,对已有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当调查学生引发、形成并提出新思路的现状时,22.9%的学生选择“只能产生一些新想法”。
  7.實施创新
  当调查学生进行个人创新的现状时,34.2%的学生选择“把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的属性,将某一领域(方面)的创新成果移植到另一领域(方面)”。33.3%的学生认为在集体创新活动中“能够在群体讨论中提出设想或意见”。
  8.应用创新
  在提出应用创新方案方面,41.8%的学生选择“能够针对创新点独立设计出一种可行性的方案或听取他人意见,改进自己的方案或针对他人设计的方案提出评估意见”。在创新方案实施过程的通常做法方面,37.6%的学生选择“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能承担联络沟通、现场配合及领导交办的工作或能够发现局部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在创新成果展示与评估过程的通常做法方面,27.3%的学生选择“能够对方案实施的结果进行描述、展示和宣传”。在创新成果推广与转化过程的通常做法方面,56.5%的学生选择“虽然没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有兴趣参加”。此外,问卷还调查了学生通常进行创新活动失败的原因,44.6%的学生选择“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充分”。
  (二)配对样本t检验
  1.年级与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将年级与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年级与8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其显著性Sig.值均小于0.01,即被试学生在刚入学和入学后1年,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将年级与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因子的配对样本检验表略去)。
  2.专业与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将专业与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专业与8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其显著性Sig.值均小于0.01,即不同专业被试学生的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均发生了极为显著的变化(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将专业与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因子的配对样本检验表略去)。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
  1.学校创新教育方面
  以学校创新教育维度的5个因子作为固定因子,创新素质、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检验,其结果是(见表1,以学校创新文化部分为例):创新教育来源的差异对个体实施创新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创新教育重点的差异对个体提出新思路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学校创新文化的差异对创新价值、创新情绪体验、创新心理取向、竞争心理水平、展示评估方案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创新教育来源的差异对提出方案造成显著的变化,创新教育重点的差异对方案实施造成显著的变化,创新教育方法的差异对推广转化方案造成显著的变化,学校创新文化的差异对个体实施创新和方案实施造成显著的变化;其他各因子未对创新素质、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造成变化。
  基于学校创新教育的多元检验SSCP矩阵显示(见表2):学校创新文化是该维度对形成学生创新能力贡献效应最多的因子。
  2.社会创新影响
  以社会创新影响维度的3个因子作为固定因子,创新素质、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检验(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将基于社会创新影响的方差分析表略去),其结果是:社交圈的差异对创新价值、创新情绪体验、创新文化、提出方案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传播媒介的差异对创新含义、创新价值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对学校创新文化、突破思维障碍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社交圈的差异对创新素质、创新思维类型、突破思维障碍、提出新思路、个人创新、方案实施、展示评估方案造成显著差异,传播媒介的差异对消极思维定势造成显著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竞争心理水平、提出方案造成显著差异;其他各因子未对创新素质、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造成变化。基于社会创新影响的多元检验SSCP矩阵(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将基于社会创新影响的多元检验SSCP矩阵略去)显示:社交圈是该维度对形成学生创新能力贡献效应最多的因子。
  3.创新素质方面
  以创新素质维度的3个因子作为固定因子,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检验(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将基于创新素质的方差分析表略去),其结果是:创新情绪体验的差异对创新含义、创新价值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创新心理取向的差异对消极思维定势、提出新思路、个人创新、方案实施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竞争心理水平的差异对消极思维定势、发现创新点造成极为显著的变化;创新情绪体验的差异对展示评估造成显著变化,创新心理取向的差异对发现创新点造成显著变化,竞争心理水平的差异对创新价值造成显著变化;其他各因子未对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造成变化。基于社会创新素质的多元检验SSCP矩阵(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将基于社会创新素质的多元检验SSCP矩阵略去)显示:创新情绪体验是该维度对形成学生创新能力贡献效应最多的因子。
  三、对策建议
  (一)以学生经历完整的创新过程为首要原則
  高职创新教育的原则既要反映出高职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指导高职创新教育实践的作用。创新能力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特征。正是由于人具有创新能力,人类才能不断进步,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因此,高职创新教育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的普适性教育,是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性教育,是随着人的成长而不断延伸的终身性教育。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经历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的完整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最终影响创新能力的形成。在现实的高职创新教育中,往往采用虚拟的创新教育问题或案例,学生未能经历创新行为发生的全过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价值也相当有限。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虽然可以验证高职创新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对构成创新能力8个维度的因子的调查现状却显示,学生存在高水平创新认知,低水平的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和应用创新,即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内在链条存在断裂的情况。正是基于这种高职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现状,开展高职创新教育动中,要以学生经历完整的创新过程为首要原则。该原则是衡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核心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现状可谓堪忧:多数学生属于经验型思维,收敛型思维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主流,发现创新点的方式多数局限于改进意见,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提出具有开拓性和可行性的新思路。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相对较多的学生还是乐于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思维障碍。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仍需要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强调非常规的问题解决与开放性体验。非常规性的问题并不存在确定的答案或解决方式,其中涉及的大部分是发散思维;开放性体验强调学生自己决定创新的方向,鼓励发散思维任务的完成,可以提高问题解决水平和创新水平[5]。
  (三)以培养学生实施创新和应用创新为重点
  真实的创新问题能产生情境压力,对学生有直接的行为要求,具有真实的价值体验。只有在真实的创新问题中,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经历完整的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应用创新的过程,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因此,高职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行为的产生,即培养学生实施创新和应用创新。学生通过个人或集体进行的实施创新行为,切实将设想转化为现实;通过创新成果的进一步应用,将改进学生的创新认知、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内化和升华后的创新体验将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但是,完全真实的教育问题往往科学性和组织性较差,随意性和变化性较大,不易于直接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在现实的高职创新教育实践中,有必要选择加工和改良后的高仿真创新教育问题作为培养学生实施创新和应用创新的主要教育资源。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价值的问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让学生有“能力”回答问题;二是问题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需要、专业发展需要,让学生有“价值”回答问题;三是问题的创设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有“发展”回答问题。   (四)以高贡献效应因子为主要驱动力
  据调查,学校创新文化、社交圈与创新情绪体验是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贡献效应因子,是推动创新教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这不仅成为高职创新教育的特性,也应该成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展高职创新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学校创新文化是指学校所蕴含与展示的与创新活动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实践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6]。学校创新文化正是通过鼓励创新、示范创新、展示创新、表扬创新的方式,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创造的能力[7],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时代,社交圈既包括学生平时参与的社团组织,又包括微信朋友圈、QQ群等网络群体。网络群体与社团组织相比,其结构比较松散,开放性、动态性较强,而目的性较弱。个体行为主体所参与群体的组织结构越完善,参与的活动越频繁,群体压力越明显,越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从众行为。因此,在发挥社团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的过程中,既要鼓励个体创新和集体创新行为的发生与展示,又要克服由于从众心理产生的为创新而创新,不经历从创新认知、思维创新、实施创新到应用创新这样一个能量链条的盲目创新行为。
  创新情绪体验是指学生在进行创新过程中伴有的心理状态,如紧张、焦虑、积极、放松、兴奋、愉快等。情绪与创新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面的情绪能够拓展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人打开一个认知上更为广阔的世界。相反,负面的情绪则会让人倾向于更狭窄、更单一的方法,并显示出对细节的关注[8]。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過程中,教师应当做的工作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心理氛围,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创新探索,以鼓励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此外,学校在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开发具有时代特征、专业特色的创新教育方法,要注重塑造学生的创新心理和竞争心理,通过多种创新教育因子的配合,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丽,流海平,顾永静.创新思维:原理·技法·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
  [2]曹莲霞.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新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7-25,16.
  [3]徐云杰.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从立体到发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4-65.
  [4]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59.
  [5][苏]根里奇·阿奇舒勒.创新40法:TRIZ创造性解决技术问题的诀窍[M].[美]列夫·舒利亚克,英译.黄玉霖,范怡红,汉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45.
  [6]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5.
  [7]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65.
  [8][美]派翠莎·哈蒙.创新者的大脑:一本教你从无到有的创新指南[M].莫漠,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25.
  (责任编辑:张维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249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