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如何开展有效的随班就读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优花

  摘 要: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构建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随班就读对于特殊学生来说有诸多好处,比如保障教育权利、方便就近上学、实现教育融合、有效发展特殊儿童教育等,但是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有效地开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制定教育计划、发挥家庭作用等措施,保证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特殊儿童的能力水平。
  关键词:随班就读;教学制度;特殊学生
  
  一、 引言
  随班就读工作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够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主流。现阶段,存在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缺乏专业的技能等问题,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要求相关的教师人员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当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为后续教学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二、 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性
  随班就读指将残疾学生安置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目的是帮助特殊儿童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活动、相互交往,具体有以下好处:第一,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现阶段,适龄却没有入学的残疾儿童数量较多,部分地区的特殊级教育学校数量有限,导致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受到严重的影响。运用随班就读的方式,能够保证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实时对普通班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根据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将一定数量的特殊儿童安排在普通班级,一般数量在1-2名左右,在开展教学的环节中,借助普通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为特殊儿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特殊儿童学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二,为特殊儿童就近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特殊儿童由于自身身心发展的局限性,身体出现残疾问题时行动不便,不能按时参加学习活动,为他们上学带来了困难,尤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在部分山区会受到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开展随班就读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山区特殊儿童提供便利的教学氛围,离家的距离较近,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缓解山区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第三,实现教育融合。特殊儿童通过随班就读,体现出公开透明的原则,可以保证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处于相同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有助于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自信心,将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结合,有助于提升该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第四,开展随班就读是发展特殊儿童教育的有效形式。特殊儿童渴望像正常孩子一样获得教育,特殊教育学校资源的稀缺使得很多残障儿童没有上学的机会,通过随班就读可以保障孩子上学的权利。对于一些残疾学生来说,即使身边有特殊教育学校也不愿意进入,其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身体上的困难,最终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为了满足这类学生的愿望,必须大力发展好随班就读。
  三、 如何有效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展随班就读工作过程中,学校应提高资源配置。第一,除正常课程之外,学校应为特殊学生提供基本的康复设施,帮助其补偿缺陷,健全人格。同时为家长提供教育材料,促进家长对于随班就读工作的配合程度。对于学生的管理,学校应该采取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史和病史要有详细地了解,制定学生的个人档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和测试,以此购置适合的康复器材,制订合理的康复计划。
  第二,完善软硬件配置。学校应针对特殊儿童设置资源教室,教室中包括黑板、桌椅等常规设备,还应具有多功能健身器、行为矫正器等康复训练设备。以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為例,根据该地区教学资源分配的实际情况制定《宁波市特殊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其主要目的是为特殊儿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此环节中,要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的成立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自身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以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保证随班教学资源的完整性,尊重特殊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发挥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满足特殊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需求与责权,在此环节中要积极鼓励特殊儿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针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开展必要的康复训练,并对其进行生活辅导与休闲活动的引导,及时弥补特殊儿童自身存在的缺陷,注重开发特殊儿童的智力,帮助该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的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将资源教室分为不同的部分:1. 康复娱乐部分,以地毯、靠垫、医疗康复仪器设备、益智玩具为主。2. 学习辅导部分,以课桌、教具、学具为主。3. 办公咨询部分,以办公设备、特殊教育资料及档案为主。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特殊学生融入至班集体中,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一,教师与家长应转变自身想法,明确随班就读不是对残疾学生的专门教育,学生个体具有特殊性,促进特殊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二,教师应积极营造平等、包容的教育环境,帮助特殊学生融入进班集体中。帮助残疾学生获得人际交往的机会和情感表达的环境更为重要,在随读学生到来之前,老师要对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进行心理脱敏,避免对随读学生产生歧视和好奇心理,争取营造一个平等友善的班级环境。鼓励学生与随读学生交朋友,积极挖掘随读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其能顺利加入到班级和集体活动中,比如,一些随读学生的绘画水平很高,可以鼓励其参与绘画比赛或者黑板报的制作中,为其构建与他人交流的渠道。
  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个别教育”基本原则,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特殊儿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宁波市特殊教育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特殊儿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充分地结合,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知识应用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提升该类学生的生活意识,为后续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如宁波市第十五中学,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指导思想,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完善资源教室的功能,引入心理健康教师。为加强学生身心的康复,学校引入体育教师加强学生动作功能的康复,并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了“个人功课表”。同时,开启随班就读教研新思路,推进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提高教师能力水平
  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第一,相关的学校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提升教师能力水平的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师人员的教学理念,针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地纠正,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第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开展特殊教学活动,根据当前随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完善教学结构,将普通类学生与特殊儿童学生结合在一起,积极鼓励两类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保证教育教学的完整性。例如,宁波市11个县(市)区均通过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形式注重提升教师人员的教学业务水平,并安排特殊教育巡回指导教师亲自指导。并且,宁波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个别化教育计划专题培训在阳光豪生大酒店举办了隆重的开班仪式。市教育局人事处、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相关领导参加开班仪式。在开班典礼上,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李副主任对培训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一,完善培训制度,要建立一支专职、稳定的资源老师队伍;其二,加强普特融通,加强特教教师的职前培养;其三,加大培训力度,包括提供专业性较强的行为干预培训,个别化教育计划培训等等;其四,培训要激发教师的自主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能动性。
  (四)制定可行的教育计划
  为了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状况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对于每名残疾学生要在充分尊重其自尊心的基础上,为其学习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对于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老师要调整自己的计划,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进度慢的学生接受能力之间形成一个平衡,并将功夫用在课后,在课后帮助其补习,以赶上大多数学生的进度。对于智力属于正常范围的随读学生,老师应该尽量保持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学习要求,提供合适的条件帮助其康复,使其尽可能地参与到学校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于一些智力有残障的学生,老师应该制定定制化的教学计划,进行分层教育,在日常学习要求和作业布置方面应该有所调整。
  (五)发挥家庭作用,构建联动模式
  随读学生的成长和生活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家长和家庭也要努力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老师,在家庭中营造适合随读生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锻炼学生接受主流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配合,构建互通互利的联通模式,一起為随读学生的成长努力。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起平等、友善、自强的价值观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塑造其自尊自爱的性格优势。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快速解决我国残疾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提高自身能力水平,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为他们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肖鹏.随班就读学生教育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9(9):33.
  [2]李妙兰.浅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98-199.
  作者简介:
  马优花,浙江省宁波市,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52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