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课标的文言文群文阅读探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温雅慧

   摘 要:群文阅读以其跨文体、多文本的特点,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实现比较阅读和高效阅读。关于如何开展文言文的群文阅读,潘庆玉教授对寓言故事《愚公移山》的解读就是一个很好的范本。文章以潘庆玉教授执教的群文阅读课为例,从文本选材、问题设计、媒介形式、民族文化、哲学意识等方面对文言文群文阅读进行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愚公移山》;群文阅读;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4-0108-02
  《愚公移山》是选自《列子·汤问》的一篇寓言故事,在这节课上,潘老师从该篇文言文作品入手,采用以一篇带多篇的形式,并将西方的神话故事纳入课堂教学,多元文本巧妙融合。课堂还结合图片、动画、音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富有趣味与层次。连环问题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这节课变得更富有张力,充满魅力,具有活力。
   一、东西结合的文本选材
   潘老师采用了群文阅读的形式进行教学,没有单纯停留在让学生领会愚公精神的层面,而是结合《巴别塔》和《西西弗斯神话》两篇外国作品,让东西方不同的神话作品在课堂上得到展现和碰撞。这样就把课文的赏析视角放大,扩展到对古代东西方神话之间的文化比较上。
   通过对三篇不同文本的比较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形象所揭示的重要问题,也就是我们的先祖遇到关乎命运的挑战时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和行动。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对比,让学生的视角不停地切换,从而深入思考人类整体命运和个体命运,引导学生领会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进而让这节课实现了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群文比较。
   二、连续与反复的问题设计
   在教学中,潘老师对《愚公移山》这篇文章的讲解可以分为四大部分,虽然每一部分都由大量的问题构成,但是潘老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并且每个问题都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潘老师所提的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的,让学生观察一段“移山变小”的动画。通过简单的动画,学生就能够轻松地领会文章的主要思想,也可以找到对应的段落,领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几个地理位置,并且配合地图的展示来明确文中所提到的位置。对这篇课文提出的第二类问题是关于人物的分析,对于文中出现的多个人物,潘老师直接将他们进行分组排列,而且分组的标准也显而易见,使学生很容易在文中找到依据。文中出现的多个人物,在故事里的作用也都不同,潘老师通过对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进行分析,使学生迅速掌握要点。
   尽管课堂对地理位置和人物的处理方式比较简洁,但是潘老师继续设置了一些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这样处理就将文章讲得详略得当,也更加富有层次。对于妻子和智叟的质疑,潘老师在这里做了一次对比。学生们都能体会到妻子对愚公年老体弱的担忧以及对移山壮举的关心。而智叟自始至终都是以一种反问语气表达出他对愚公移山行为的嘲讽和讥笑。而潘老师在这里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尝试以妻子和智叟的口吻来与愚公交流,这种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到妻子与智叟的不同态度。并且此时潘老师将文言文中的反问句巧妙穿插进来,兼顾了文言知识的学习。在对这篇课文第二大部分的讲解中,潘老師还引导学生对其他人的态度进行探究。前面讲完妻子与智叟的语言描写上的对比,引出后面的其他人“杂然相许”与愚公所言再次对比,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写出其他人所讨论的内容,直接以“相许”带过。这其实表现出其他人对愚公的支持,愿意以直接的行动来支持愚公,也更突出了智叟的目光短浅。
   对于《巴别塔》这篇西方作品,潘老师通过四个问题进行讲解,前三个问题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和概括,最后一个问题以比较的方式探讨东西方人在面对命运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方式,折射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这是在尊重文章独特性的前提下,又将不同的文本进行关联和对比,将不同地域的文本置于不同文化视角下进行关照,这种大时空的观念和大跨度的思维实现了对文本多层面的建构,促进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积累与贯通。这是这堂课上不同文化在学生头脑中的碰撞,这种碰撞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西西弗斯神话》是一篇哲理丰富的文本,让学生一下子完全理解透彻是有难度的,学生可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慢慢体会。所以在这堂课上对这篇神话故事的处理是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神话的独特之处上,学生会感受到思维跳跃,这是他们在面对文本理解时所面临的思维挑战。潘老师将其与《愚公移山》内容置于表格中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将这两篇文章放在可比较的框架下,通过问题的引导将这节课的意义空间扩展到最大程度。
   三、跨媒介形式的衔接
   首先在这一节课的最开始,教师就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山越来越小的变化,学生可以直接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核。出示地图介绍地理位置更是拉近了学生与故事之间的距离。这些感天动地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课堂搭建,极大增强了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用大量的历史背景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感受愚公移山精神,这些图片当中所传递的信息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升华。所以,这也是潘老师所说的:群文阅读有更广泛的概念,不仅仅包括读文字,还包括读图读表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西西弗斯神话》的图片与视频的加入,这种直观形式所带来的震撼力能够极大地强化学生的感受,画面和声音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那块石头的哲学意味。在这节课的最后,潘老师还提出对“路”的解读思路,让学生深入思考,并通过多媒体用《敢问路在何方》中的歌词启发学生。
   多种媒介的使用,让语文阅读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包含更广泛意义上的非语言文本的“看”,使群文阅读课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四、民族文化的启迪与熏陶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优秀文化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得以发扬光大,借助语文教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挖掘愚公精神的教学设计是扎扎实实来自于文本,然后选用西方神话《巴别塔》进行比较阅读,以此来引领学生体会东西方文化的特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民族文化。潘老师用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来展示愚公精神的传承轨迹,这些文化链接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和博大,引导学生从中吸取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最后,潘老师结合汉字的发展历史,抓住一字一词的解读,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同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让学生体会汉字与西方字母文字的不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五、哲学意识的唤醒
   教师通过三篇神话故事的群文阅读教学,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并且培养了学生乐观豁达的心态和坚持奋斗的精神。在将这三篇文本进行对比呈现之后,潘老师又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一篇文章。这一个问题发挥的作用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发散性思维,唤醒学生的哲学意识。学生不仅仅要理解故事情节,更要思考人的存在本身和人的生命价值。所以在教学中潘老师通过层层铺垫和不断启发,使学生理解力不断提高,从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所思所想。
   总之,尽管这是一堂不足两个小时的群文阅读课,但是它确实是值得反复观摩和学习思考的一堂课。潘老师结合东西方文本,巧用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并灵活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唤醒学生的哲学意识,真正打造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潘庆玉.从《愚公移山》看阅读教学中的认知视角[J].语文教学通讯,2019(18).
  [2]刘静靖.《愚公移山》解读史及教学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9.
  [3]师丽平.《愚公移山》课例比较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4]张珍娟.群文阅读之民俗意义探究——“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08).
  Research on the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Wen Yahui
  (School of Art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00, China)
   Abstract: Group reading, with its cross stylistic and multi text characteristics, can achieve comparative reading and efficient reading in limited classroom time. How to carry out group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Professor Pan Qingyu'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ble Yugong moved mountains is a good model. Taking the reading course of group writing taught by Professor Pan Qingy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d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xt selection, question design, media form, national culture and philosophy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Yugong moving mountains; group reading; lesson analysis
  作者簡介:温雅慧(1997-),女,山东招远人,教育硕士,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75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