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摭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香海霞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高中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尤其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大有裨益。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范读古诗词、运用音乐凸显古诗词意境、利用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开展朗读或创作比赛、课堂辩论、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教学;思维能力;范读;音乐;意象;课堂辩论;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5-0054-02
  要想通过古诗词教学使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需要拓展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融入古诗词学习中,对古诗词进行深入思考,开拓思维。本文结合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对拓展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通过范读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思考
   从古至今,朗读都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古诗词这样讲究韵律的文学作品,教师应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朗读,深刻体会并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思考。例如,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利用浪漫主义手法,对蜀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描述。教学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饱含感情地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头脑中联想蜀道难行的画面。尤其诗歌开头的感叹句“噫吁嚱,危乎高哉”,暗含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极大感慨,教师朗读时要铿锵有力。在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进行朗读时,则要放缓语调,带着疑问和思考的语气,让学生想象高不可攀的山石、杜鹃的夜啼在空谷中回荡的场景,体会作者所寄托的对远游未归的朋友的愁思之情。另外,教师还可以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朗读。无论是教师示范朗读,还是让学生朗读,目的都是让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含义和意境,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思考。
   二、运用音乐凸显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有着独特的音韵,很多古诗词的创作就是为了吟唱。古诗词吟唱后会更加凸显其韵律美、意境美。比如人们传唱非常广泛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将韵律美和意境美体现到了极致,深切表达出作者对于“人长久”“共婵娟”的美好意愿。正因为古诗词具有音韵美,所以在朗读时配上相应的音乐,能够为古诗词鉴赏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意蕴。因此,教师教授古诗词时,可以为朗读配上相应的音乐,进行气氛的渲染,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比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这首歌,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更好地理解这首词。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不同,有的热情澎湃,有的情深意切,有的苍凉悲壮,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古诗词的特点配上相应的音乐,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理解和记忆古诗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以吟唱或配上背景音乐的方式学习古诗词,更有利于学生在体悟古诗词意境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发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在古诗词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可以很难,也可以很简单,具体就看学生能不能抓住作者在诗词中所创造的意象。在古诗词中,作者常常通过意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将一些比较特殊的场景或事物作为自己的情感寄托,从而创造一个个特定的意象。鉴赏古诗词时,学生经常进行意象的积累,就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例如,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作者李清照使用了很多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寄托国破家亡的哀愁。其中“淡酒”“雁”“细雨”“黄花”等,都作为一种意象渲染了作者的寂寞、相思、哀愁之情,使这种愁情跃然纸上。又如,李商隐的《锦瑟》,通篇并无明确地表达愁情,但是读者通过“一弦一柱”“迷蝴蝶”“托杜鹃”等词语,能够切实感受到作者对于年华不复和故去情怀的感伤之情,不管作者是否影射其他境况,那份忧思都生动地蕴藏在诗句之中。学生只有深入体会和感受诗句中的意象,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共情,进而逐渐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为了让古诗词鉴赏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还能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进行古詩词创作,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乐于展示自己的,而古诗词朗诵比赛和创作比赛可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五、通过课堂辩论活动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程度的阅读理解讲解,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思考问题,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可以使用引导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总结,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例如,学习《题乌江亭》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项羽光明磊落,还有的学生认为项羽刚愎自用,难堪大任。这时,教师可以将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作为一个论题,让学生开展辩论活动,针对项羽的性格特征及其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进行辩论。这样的辩论活动,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研读课文,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辩论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将对古诗文思想的认知建立在自己价值观的基础上,从而形成创新性的思维。
   六、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锻炼思维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方向性的指引,针对学生阅读哪些方面的古诗词提出建议。同时,教师还要将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具体到某一首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教师应加强与学生课下的沟通,针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帮助学生主动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与思考,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宜过多干预,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学生阅读,否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课外阅读兴趣小组,使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能够共同研究和探讨,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高中古诗词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尤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大有裨益。教师要重视高中古诗词教学,不断拓展古诗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屈会棋.古诗词课后习题与学生发散思维养成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沈玲玲.挖掘古诗词资源,培养语文思维能力[J].语文世界,2019(05).
  [3]陈永清.古诗词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2016(08).
  [4]任皎雪.高中古诗文教学与学生思维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4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