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幽默,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生刚

  摘 要: 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幽默 “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与其他各门课程的联系也日益加深。信息技术是一门必修课,如何上好这一节课,如何上得精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上好信息技术课,关键在一个“活”字。
  信息技术教师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兴趣特别浓厚,可时间不长兴趣便消失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基础完全不一样,有的同学接触电脑已经有几年的历史,甚至更长的时间,而有的同学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可能连电脑都没摸过。学生的知识面参差不齐,学生所拥有的电脑知识的内容的多少和深浅不一样,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上信息技术课时,部分同学认为太深,部分同学认为太浅,还有部分就根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老师很不好把握分寸,容易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该如何分层次对待学生呢?教师要汲取他人的成功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把幽默带进课堂教学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会使气氛轻松愉快,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幽默则是第一位的助手。教师的语言要避免平淡,要化平淡为诙谐,增强语言的幽默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使教学过程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在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键盘操作”是重点内容,但“键盘与指法训练”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盲打”更是一项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我就想办法在电脑上装了一些练习打字的软件,炫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兴趣大增。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打字也认真多了。这样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快乐,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七年级下册“使用文本框插入竖排文字”的教学中我这样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则小幽默:有一个英国人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的古典文学,学了一段时间以后,他颇有感触地说:“你们中国人的祖先就是聪明,他们写的书是边看边点头,而我们的祖先写的书边看边摇头。”请大家说说看,为什么我们古人的书是边看边点头呢?学生回答:“因为古书中的字是竖排的。”我接着说:“前几节课,我们输入的文档都是横排文字。在我们编辑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时,如果我们采用竖排文字,将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给文档增添古朴典雅的韵味。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如何使文字竖排。”这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也非常好,学生都能顺利地插入横、竖文本框。
  我在教学中,往往借助于联想,利用机智、含蓄、诙谐的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引人发笑而给人启迪。一次下午上课,我已走上讲台,部分学生还昏昏欲睡,我没有训斥他们,而是煞有介事地说:“计算机‘死机’(计算机术语)了吗?让我们重新‘热启动’(计算机术语)吧!”学生乐了,课堂气氛一下子活了起来。
  另外,每次上计算机课时,总会有一些聪明的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上机时总想千方百计地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如改变设置,将图标移动或者设置大屏幕,等等,如果解决不好这类问题,则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为了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我的做法是:抓住时机请这些学生介绍“经验”,然后我点拨引导。这样不仅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化了不利因素,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量,而且使优秀的学生获得了成功感,增强了学习信心,并且激发了听讲学生的求知欲。
  经过短暂的实验,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一遍一遍反复练习,形成思维定势后才能掌握。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走进新课,课的效果才会很好。
  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幽默是一种艺术,一种力量,一种深沉的善意,课堂上多几分幽默,学生就会多几分热情,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就会更加和谐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波.恋上你的课――幽默教育.教师魅力四射的秘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微.不幽默.你就别做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7063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