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效”是一种指数,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的课堂生活境界。“思维”是思维主体处理信息及意识的活动,是一种活力,代表了课堂的成色;“对话”是一种建构,展现出课堂的姿态;思维对话并不是单一的思维主体的信息交换,而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从理解而去实施,做以下方面的探讨和思索。
  一、切实理解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含义。我认为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应该是从营造教育的环境、教育及受教育者的和谐、教育的其他参与者的和谐去理解、思考。
  1.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的共同愿望。我们要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坚持用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博爱的胸怀、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全校师生,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2.营造教育者及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氛围。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除了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外,我们要改变的就是对受教育者的观念的改变,要清楚的认识到学生不是一块被动的,空洞的,等待吸纳所有水分的海绵,而是一个从外部汲取水分、阳光、氧气,经由内部发生光合作用后,主动发育成长的小草和幼芽。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努力的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
  3.营造与其他教育参与者之间的和谐。
  家长也是我们教育环境不可缺少的部份,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家长也是教育者。我们需要家长的包容、温暖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和谐的空间,才能使我们教育更加合理有效。
  二、对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实践和探索。“高效”课堂教学制度就应该涵盖这两个层次:一是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就是教师运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流程等;二是课堂的行为规则,也就是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通俗的说法就是课堂管理。我想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探索新的备课方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我们原来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去抄袭过去的备课记录,对备课的理解在于去如何应付检查,如何适应自己教学的方便,缺乏更新和知识面的拓展,缺少同事间的互动,个人认识能力、认识深度所限,习惯性的形成了自我的封闭。
  2.探索学科教学的新思路。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学,也无法学下去。不放弃,不抛弃,抓住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环境干扰的,才会静下心来学习的特点。坚持辅导,建立这些学生的自信心。
  3.探索课堂中的思维对话。在课堂中,思维展现的是一种活力,代表了课堂的精彩;对话是一种建构,展现的是课堂的生态。思维对话是思维的多元交流和碰撞,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学生踊跃质疑的课堂是思维活跃的课堂,更是和谐的课堂。
  三、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展望
  在以后的实际工作,我们更应该去关注以下内方面:
  1.正确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新与旧,快与慢的关系。我们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不是完全抛弃我们原来的教育形式,而是吸取原有好的教育经验的改革,不是对原有教育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吸取其精华,不断进行深化的改革。静下心来,冷静地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进行适时的调整,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改革更有生命力,也更具有持久力和推动力。
  2.更加注重我们教育者本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们的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可能存在一成不变的教育。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增多,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是“高效课堂”得以最终实现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教育者本身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追求新知识、新方法,适时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加和谐、高效,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3.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环境。我们从来都强调要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强调的只是口号,而很少关注我们学生的想法。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还需要教师尊重每一个个体在独立学习中的思考与见解。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上就是我对“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践行。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收稿日期:2012—03—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12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