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精彩在第一课时绽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甜甜

  虽然2010年盐城市教科院举办的“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已拉上帷幕,活动也已过数月,但是我依然沉浸在这次活动里。短短三天聆听了12位教师精彩的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收获颇多,感受颇深。
  那么,第一课时应当如何上,如何提高有效性呢?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教师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八字方针;朱作仁教授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有效地读通、读顺课文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追求。下面我结合这次活动,以《剪枝的学问》一文谈谈第一课时的教学。
  一、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我市教科院陈小平所长强调,第一课时,目标定位要准,要与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要强化文体意识,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我想,这应当是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
  二、第一课时教学的模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一篇新的课文,至关重要的是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真心想学,真心去学。《剪枝的学问》是一篇情理交融的科普故事,学生大都看过剪枝,可里面的学问是什么。课始教者就利用课件播放各种剪枝的图片,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有一句赞美眼睛的话:“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并能提示文章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者又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以一句“有疑就要问,有问就要学,剪枝的学问都藏在课文里呢?”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点击学情,识字学词
  学习生字新词,落实识字任务,完成生字教学是第一课时的要务。教师要舍得拿出一定的时间,把识字教学抓细抓实,将阅读教学与培养兴趣放在一起。但是识字教学中的兴趣却不同于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前者是通过阅读来培养兴趣,而后者是要求主动挖掘、运用兴趣因素来识字教学。“识字和兴趣,兴趣和识字”是辩证统一的。阅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识字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生字新词进行有重点、有取舍地巧妙教学,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识好词、写好字。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识字写字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接着引导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再根据学情对个别难写的生字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在会写的基础上还要把字写美观。教师要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依靠智慧帮学生总结规律,记准记牢。如在教学课本中的“禁”字时,教者采用了谜语“森林里贴了个告示,不许砍伐”,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把“识字学词”的环节教“活”,让“识字学词”不再是枯燥的、简单的认读,而是生动、有效地获取语文素养的过程。这样,我们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著名教育专家张庆、高万同教师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保底工程”。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语感是怎么培养的?还是读。在这方面花时间是值得的。所谓“书不读通不开讲”。“读通”也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应放手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朗读课文,让他们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试读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多多鼓励,让学生达到正确、流利的读书目标。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技巧加以指导,如长句子中节奏的划分,句中固定词语的朗读指导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评价,读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读得不好的地方明确指出,以便及时改正。
  正如著名教育家周一贯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
  4.变换形式,了解大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在学生通读全文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应该包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课文脉络的揣摩。因此,在扎实前面的三个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及难点落脚在这第四个环节上。
  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呢?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如《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中有三幅插图,教者让学生小组讨论,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其实,借助文中的插图就能很容易地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繁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 教师在语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就应该追求真实,追求朴实,追求有效。它可以没有闪亮的环节,没有感人的画面,没有动情的话语,但一定得有效,只有这样的课,精彩才会绽放!
   (责编 张亚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75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