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听力是人际交流的基础,而信息输入对整个听力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听力教学的重视不够,导致了多方面问题的出现,对整个英语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重点阐述影响高中生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字:英语;听力理解;信息输入;影响因素
  
  1.引言
  英语课程是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高中学生之所以学习外语,不仅为了提高人文素养,也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为进行国际交往创造语言条件。“听”是获得语言信息的基本途径,而听力教学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影响高中生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因素,并促进其改进,对整个高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影响高中生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因素
  2.1词汇和语法对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影响
  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它是听力训练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对于高中学生的听力输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听力理解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由单词或者词组构成,当我们将意思的理解建立在句子的基础上时,自然而然对词汇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另外,对句子的理解还需要语法的支撑。必要的语法知识,能够让听者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更快的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直到全篇的理解,它在听力理解中起到一个支架的作用。
  2.2记忆对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影响
  记忆与英语听力理解密不可分。在收听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瞬间即逝,这种记忆被称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然而,在对输入的听力信息进行理解时,人们的思维正是凭着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去辩认、分析语言信号,并把这些信号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由于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生理属性,它们在人们头脑里保留的时间很短,这对输入过程中所能得到的首要信息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到听力理解。另外,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影响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语言的民族因各自的历史背景,具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这就不可避免地促使人们,以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去接受和理解所听到的语言信息。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在听力信息输入和理解中的作用并非全部,学习者要想对听力信息输入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理解,还必须提升听力过程中对长时记忆的把握。记忆是理解的前提,而理解却能升华记忆内容。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提升记忆的品质尤为重要。
  2.3学习态度对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学习者对所学的外语持有好感,便有利于信息的输入,从而促使语言学习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当学习者对目标语充满好感时,就会对目标语的国家、人文等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能够驱使他们更加在意对语言的学习。学习者的态度在其对听力活动的投入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心理上的积极参与能够激发相关的生理机制,减小听与说的速度差异,扩大对新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注意和记忆的广度,能够取得更好的听力效果。相反,如果是消极的参与听力活动,将会对注意力的集中有着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最终影响到听的效果。
  3.准确掌握英语听力信息输入的建议
  3.1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学习者如果不自信切缺乏学习动机,焦虑过度,情感过滤网就会提升,从而阻碍了语言输入,使其无法到达语言习得的机制。然而,在兴趣的引导下,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学生在无意注意下也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良好的学习心态,能够缓解学生在听力过程中的产生的焦虑情绪,这样学习者就能有更多的可理解信息输入,这是提高听力和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基础。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涉及的是不同的认知过程,一般来说,人们是先理解了信息,然后才会注意信息传达的方式,而输出的过程却要比输入复杂得多。输出促使学习者注意表达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当交际受到阻碍时,更是需要通过协调意义来传递信息。协调意义不仅要使信息被理解,还要求说话者使用准确、恰当和连贯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通过这样的语言输出,才能使学习者逐步拥有与目标语使用者相同的表达能力。
  3.2教师以课标为指导,合理设置课程
  新课标指出,听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部分,在课程设置中,不应忽视它的重要性。听力滞后必将影响到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对整个学科也不能有全面的理解。努力提高听力,作为第一步的信息输入对全局的把握至关重要,这种重要性应该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
  3.3消除文化差异的干扰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听,就必须要要知晓目标语言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学习者应尽可能多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同语言民族的生活习惯等,这样才能提高其英语听力的可理解性信息输入,以致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对英语国家的了解可以通过拓宽阅读面和增加阅读量来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9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