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语文课程中的学习人人叫难的首先是作文,其次就是阅读理解部分了。因为这两部分都是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但是阅读部分小学生更难理解,更难把握。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节,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中心内容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让学生读课文时,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毫无目的的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关键的词语和中心句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读书有的放矢,有思考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主要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优美景色,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概述小兴安岭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下面几部分按什么顺序围绕这些词语、句子描绘小兴安岭的特色美景?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这个中心句。接下来很容易找出下面每段的时间词,还有具体描写给季节景色特点的词语,如“嫩绿的叶子”“ 葱葱茏茏、密密层层”“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而且能够理清楚全文的写作顺序了。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小兴安岭美丽之处了,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小兴安岭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
   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有意义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小摄影师》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小男孩为什么来?②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③读了课文,高尔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通过高尔基让小男孩照相这件事情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脑、眼、口、耳等器官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理解、体味和欣赏景物美、情感美。如在指导朗读当,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段课文是全文的最精彩段落,从学校的静动两个方面正面侧面的角度来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民族校园的景象。在教学阅读时可以让学生找出表示安静的词句,“十分安静”“ 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这种情景可以以情景再现的形式想象表演出来理解课文。最后我让学生把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这种读的训练不仅有层次,而且有质量,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阅读能力。
   四、提出明确要求,教给预习方法
   预习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过程中是个必要环节。一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把字词学习好就为读扫清了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授新课,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通常的做法是: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即①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②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③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把握主题进行审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课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眼睛,教会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是这样启发学生审题的:①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②课题中的重点词是什么?(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能紧紧围绕重点词“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很快理解和掌握了。
   总之,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训练学生辨析课题,抓住重点,使学生既掌握了文章的思路和中心,又学到了一种基本的读书方法,阅读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9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