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青峰

  摘 要: 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需要教师精选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知识的传授与提高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效率;补充大量的阅读素材,合理安排课外延伸阅读。
  关键词: 高中言文教学 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教师教得很辛苦,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不高。整个高中下来,如果不借助工具书,大部分学生连浅易的文言文都无法读懂。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精选教材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文言文选材方面,大部分篇目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文章,体裁齐全,构成了一个较完备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这套教材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非常突出,具体到某一所学校的学生群体时,仅仅依靠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显然无法满足各类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需求。而且,因为地处南粤,所以部分学者在选材的时候,较看重岭南特色,导致部分优秀的文章不被选入;过于强调教材的体系,而忽略学生的兴趣。有些篇幅过长,学生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读完,往往是读了后面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学生读起来感到乏味,缺乏兴趣,教师教起来感到吃力,有时一篇文章差不多要花上一个星期才能教完。
  在文言文单元的编排上也是值得商榷的:必修一和必修三都没有编排文言单元,而在选修(一)和选修(二)基本都是安排文言文。期望学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强化学习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是违背阅读规律的。阅读能力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提高的,而短期内的强化阅读虽然能有所提高,但是收效不会很大。
  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就要慎重,不能简单地按照教材来教授,而是有所选择和补充。首先是选材时,要精选粤教版教材中的优秀的适合学生实际的篇目,还要吸收其他教材中的优秀篇目,甚至可以自己在古典文学中选择。注意材料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从整个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方面全盘考虑。如我在进行必修一和必修三的教学时,就补充了人教版的《荆轲刺秦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苏教版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兰亭集序》等相对浅显和有趣的篇目,并在历年高考题中选择一些人物传记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资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弥补这两册教材没有安排文言文的不足。其次是根据材料的特点,明确每一篇课文要完成哪些知识点的教授,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精讲要起到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知识点和阅读方法的作用。对于教材中其他的文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部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或者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提高课堂效率
  文言文教学课堂现状总的来说沉闷、枯燥、效率低。往往教师讲,学生听,忙于做笔记,没有激情,没有互动交流。最终的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学进程慢,学生积累慢;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高中三年下来,学生根本达不到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即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课堂效率,部分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然而只是形式上的改变,高中课堂教学的实质仍没有根本变化。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困境呢?其实教师也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文言文教学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要落实字词句,帮助学生积累,另一方面要顾及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两者往往难以兼得,所以部分教师选择了前者。这样导致文言文课堂成为了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更可怕的是,这样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越是不想学,越是读不懂;越是读不懂,越是不想学。再者,学生的各科课业都比较重,学习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文言文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对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非常重要。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觉得还是要把知识点的传授与增强课堂气氛结合起来,把知识点的传授与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结合起来,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教师应对整个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了然于胸,把这些知识点按照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分别安排到精选的重点篇目、重点段落中,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样就可以避免面面俱到,整节课都是枯燥的字词串讲的情况;可以解决因上课时间紧而满堂灌的情况;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此外,大胆采用学案导学法,合理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课前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可以节省上课的时间,也可以增强课堂气氛。也许有教师抱怨,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习惯进行课前预习。其实这都不是主要问题,学生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预习;学生没有习惯预习,我们可以培养他们的习惯。关键在于我们要合理引导。而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课前把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性的知识点)事先打印出来,把它作为每天的语文作业之一,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引去预习。教师编写学案的时候,可以把该文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句,包含特殊的语法现象的句子列出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这样目标明确,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解释字词、翻译重点句等,并让其他同学帮助订正,对一些难点可让同学合作讨论解决,然后教师加以归纳总结。这样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并且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课堂效率当然也就提高了。而且很多问题学生课前就解决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学生都会显得更加轻松,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难点知识。
  课堂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累一定的实词、虚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很必要的,但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也很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文言实词的能力;运用所掌握的虚词用法去判断具体句子中虚词用法的能力;培养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式,并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这些都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也是提高考试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做好课外延伸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巩固课内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选好阅读内容。根据学生阶段性的特点,适当安排内容。教师可以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大量篇幅适宜的阅读材料。在这方面的选择,就比较灵活,不必考虑体裁的完备性,主要根据自己教学目标的需要来选择,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材料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可采用活页的形式,每周发给学生两篇,其中精读一篇,泛读一篇。每次安排的篇幅要适宜,学生二十到三十分钟之间能读完。刚开始篇幅不宜过长,难度适中,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篇幅和难度,这样在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所花的时间也不会延长,学生的负担也不会增加。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注释、翻译要详备,要利于学生自读。只有有量的保证,才能有质的飞跃。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和阅读技巧,再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一定会有质的提高。
  其次,要统筹安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文言文阅读方面有所突破,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阅读。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一个长期阅读训练的计划。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高三是总复习,因此以高一、高二为一个周期,高一第一学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故事性、趣味性较浓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小故事、人物传记是比较好的选择,学生阅读时比较轻松,压力不大。在学生阅读兴趣养成和阅读能力提高后,高一下学期,可以适当增加材料的难度和深度。高二可以选择多样体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要把阅读要求落实到每个星期,安排学生每周要阅读的内容和篇目,培养学生坚持不懈阅读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在愉快的阅读中,无形中提高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所面临的一大课题,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大胆实践,勇于突破传统,就一定可以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