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需要智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丽

  老师的思想,决定了教室的内容;老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教育需要智慧,就是老师们以身教为示范,掘弃心中固有的、不合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用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1)改变思想方向,以信任取代恐惧,营造和谐班级。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他们都是发展的个体、成长的个体。我们不能仅凭学生一时的行为和语言,来定论学生的好坏。作为老师,必须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学生的失误或是错误,随时为他们挺起可靠的肩膀,让学生们感受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老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学习上大大小小的问题,请不要向你的学生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中职的学生,心里很敏感,特别是刚进校的时候,经历过中考的失利,十分缺乏自信,对待老师,更是一种习惯性的叛逆。因此,我们要时时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在和学生一起经历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赢取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有这种相互的信任做基础,我们才能实现完善的班级管理措施。
  (2)改变管理模式,超越繁杂的事务处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的常规性工作,如考勤、卫生、两操、纪律、作业、课前准备等,可以以小组评比的方式,进行量化管理,将其细化到班规中,并制定一定分值的加减规则,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班干的管理、协调和组织能力。在量化评比过程中,分配好班干的工作任务,要求班干摆正心态,以帮助同学成长为基础,做好行为监督工作、记录工作以及思想工作,指导班干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处理好日常事务,不仅能培养班干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更能让班主任抽身于繁杂的事务当中:由班级的“管理者”发展成为“指导者”的角色,协调好班级内部的人际关系;能有更多的时间指导班干的工作,更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动向;能有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和组织各种各样的拓展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实践中关注学生,体谅学生,帮助学生,并且拓宽自己的教育思维,使班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这对于班主任把握班级发展的方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改变教育心态,制定合乎逻辑的“惩罚”措施,让学生敢于承担责任。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写到:“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们摆正心态,定位惩罚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明智知错、承担责任并改正错误,不让惩罚代替教育,做到以罚促教,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反省,总结经验,就能制定出合乎逻辑的惩罚措施。
  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制定了《综合素质量化评价标准和问题解决方案》,其中除拟定量化评价标准的细则之外,还制定了“菜单式”的惩罚措施如下:
  心理说明书:要求使用心理描述的方法,描绘问题发生过程中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争论。
  专业课强化练习,例如:输代码等。
  文化课强化练习,例如:数学习题、英语句子背诵等。
  文本录入训练(必需使用五笔输入法)。
  一个小时以上的练字。
  抄写本班《行为指南》。
  阅读并写一定字数的读书心得。
  阅读当堂课的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并做正确的回答后结束。
  《视觉大发现》游戏一个小时。
  当学生行为出现错误或失误的时候,由相关的班干填写《日常问题解决日报表》,由本人选择一项适合自己当时情况的解决问题方案,再由班长召开班委例会,商议决定最后的解决方案,最后由监督班干辅助学生完成任务。一般在选择和决定问题解决方案的时候,要注意与学科学习相联系,例如:不交数学本,将安排一定量的数学题,在班干或科代表的帮助下完成试题任务;经常性问题的发生,将安排阅读并写一定字数的读书心得或者心理说明书;偶然性问题的发生,将安排《视学大发现》游戏等等。其中,阅读的书目有:《把微笑送给折磨你的人》《西点军校二十二条军规》《活法》《一生的资本》等,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在写读书心得的时候,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教育,真正实现了以罚促教的愿望。实践表明,这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调整学生心态为基础,不给学生增加心理压力,保护学生的自尊,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很多学生都能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误行为主动承担责任。最重要的是,学生们改变了原来犯错的害怕和恐惧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错误和惩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将是受用终生的能力。
  经历错误,是成长的必然过程,老师们摆正心态后,不妨鼓励学生大胆的犯错,在错误的体验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方能积累正确的经验。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惩罚走进学生心灵的时候,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至极关照,更是我们教育成功所在。
  (4)提高责任意识,以学生心为心,做负责任的教育。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是靠教师的责任心去维持。面对我们的学生,太多的无奈、一味地抱怨,则会显示教师责任意识的缺失。当然,在教育现实中,出现一些学生暂时未能达到教师的要求和标准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已经真正地做到尽心尽责,是需要深思和自省的。比如:我们的教学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否高于了他们的学习基础?我们的评价尺度是否太过单一,是不是只有一把尺子,只有一个刻度?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否考虑学生自身的因素和条件而被考试这根指挥棒变成了“大统一”?
  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明白,作为教师真的应该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这句话绝不是空洞而高尚得只可以挂在墙上的装饰。也唯把这一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我意识,并外显为教师的主动行为,那么教师自然就会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师者无常心,以学生心为心。工作中自然就会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爱心,多一些欣赏,多一些期待,那么,我们就能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发挥师者的作用,让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有人曾经说过:“教师,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群体,这是一个面向未来,将给社会注入新鲜血液的群体。”讲崇高一点,我们教师群体的责任感将会改变未来社会的风气。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是不可想象的,一群没有责任感的教师群体是可怕的。尤其是职业教育,老师们责任心的体现无疑是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一个活生生的教材。当我们教师只让学生看到对自己工作的三分责任时,我们的学生又怎么会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责任?教育不能只是言语上的教导,更多的应该是思想上的影响和行为上的示范。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讲,学生底子是差,但是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差。学生差的是心态,我们就要有好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差的是方法,我们就要引导他们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差的是自律,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懂得自律;学生不懂得责任,我们就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去感化他们,这样才是负责任的做教育。学生,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需要老师用巧妙的方法引导他们思想步入正轨,需要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和残酷的事实刺激他们的神经,更需要老师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去激发他们的斗志。
  《古兰经》里有言:“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当感觉自己教得吃力的时候,我会思考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策略。教育没有太过于固定的模板,更不能古板,教育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智慧。作为教师,只要用心研究自己的教学手段,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顺学而教,用智慧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就能享受到工作的幸福和快乐。其实我们谁都能做到,只要我们想做,方法总比困难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1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