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整合教材资源,推行组课式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峰

  多年来,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基本都是依托于各种版本的教材。对于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的优越性确实无可非议。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材的编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它所面对的学生面是极其广泛的,往往注重于大多数学生求知的共性,而没办法顾及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个性需求。而一线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丰富课堂生成,却不得不重视这些特点,因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发便迫在眉睫,对现有的正在使用的教材进行二度甚至三度的开发,直至选出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因而我们提倡“精整资源,巧妙组课”。
  一、资源整合的前提:学情
  既然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那么在整合教学资源之前对于学生学情的了解和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情分析就是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关特点、学习方法、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细致的分析。缺乏学情分析的教学活动只能是空中楼阁。全面细致的学情剖析犹如大海上的灯塔,为我们整合教学资源、深度开发教材指明了方向。
  二、资源整合的立足点:教材
  “精整资源,巧妙组课”的立足点毫无疑问仍然是教材,教材的优越性是如此显著,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用好教材。我们所说的组课推进所研究的对象是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及内容系列进行深度的解读,是立足于苏教版教材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自主创设专题以构建新的教学模块。简而言之就是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有序重组教学内容。因此整合资源必须以教材为本。
  三、资源整合的理念:多维
  专题整合,就是用专题的形式把以教材为主兼及其他教学内容按照“课标”要求划分成若干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内容和范围。那么如何划分才是合理的,如何划分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知识需求?教师必须在整合教材资源时努力寻找教材资源中的关键节点。切准要点方能在整合时做到纲举目张。
  1.文本定位处理的多维度。王荣生教授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将文本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定篇,大凡定篇的文章必是内容丰富、内涵丰富堪称经典,值得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含英咀华,达到碰撞思维、触动灵感、陶冶情操的效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资源进行整合时可据此对相关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功能进行定位。
  2.资源整合标准和尺度的多维度。既然要整合和深度开发教材资源,那么在整合时必须有理论引领和整合尺度,如何才能将教材资源进行适度的恰当的整合呢?首先,要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文化眼光放在首位。其次,教学内容的整合确定,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最后,在挖掘文本、整合资源时,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不能为整合而整合,抛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是枯燥的乏味的,在整合时我们要对教材作理性思考,对知识重点作层级梳理,但不能因为注重理性思考和构建而忽略了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厚重的文学韵味和艺术气息。
  四、资源组合的外在呈现形式(组课课型):多维度,多样显现
  1.定篇研读,品味经典,含英咀华。
  这一类课文的整合,属于教学资源的深层次发掘,往往属于名家名篇,韵味无穷,含蓄隽永,值得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知识的收益,更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涤荡,心灵的洗礼,从而会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带来深远的影响。以季羡林《幽径悲剧》为例,为了让学生能读懂、读透,感受到大师悲天悯人的仁者之心,感受到美毁灭个人带来的人痛心疾首的感触,我们以组课的形式将文的教授分成前后紧承的三节课,第一节,赏藤萝之美,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象征真善美的藤萝的至善至美。以语言赏析和畅谈自我感受为主。第二节课,悲愚氓灭美,以对照阅读的形式,感受藤萝被毁之后惨状,以及给作者带来的心灵的伤害。藤萝的美和愚氓的丑在对比中碰撞,无需教师用过多的语言来阐释,悲剧的内涵跃然纸上。第三课时,探仁者之心,结合课文中作者议论性或抒情性的语言,深切感受目睹愚氓灭美悲剧的作者内心的悲愤,以及他对生活中一草一木的仁者之心,对提高国民素质的深切的思索。三堂课各有侧重,以层进的形式相互关联,后一节课以前一节课为前提和基础,对作者情感和文章中心的把握也是如抽丝剥茧般步步为营、水到渠成。诵读经典、定篇研读,读通、读懂、读透,读出文本里有的,衍生出文本中没有的,更让大师的思想情感浸润学生的思想情感,润物无声。
  2.对比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学生的悟性。
  在组课教学的设计中对比阅读也是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阅读指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借助比较思维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实施比较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从而落实语文新课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比阅读中对比点的确定对于展开教学设计和顺利实施课堂教学尤为重要。
  3.依托文体,例文整合,熟悉文体特点。
  如今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体知识往往淡化,课堂教学中涉及不多,究其根源并非说文体知识对于语文教学没有意义,而是文体知识往往和教学设计很难完美融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为了让课堂教学流畅自然,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很难给文体知识留一席适当的位置。而文体知识的优势就在于它能高屋建瓴,一语点明文章的本质特征,客观明了,仿佛定理公理一样充满理性色彩。
  4.点状挖掘,深入探寻,清流横溢。
  我们在整合资源进行组课式教学时,有时以教材为本涉及面广,从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整合设计,层次清晰分明。这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组课式教学设计的方法。而如果在资源整合时,能选取文本中最有价值的某一点进行整合教学,透过这一点就像钻井一样进行深入挖掘,看到从面上无法获取到的具有深刻内涵的东西,那么学生的课堂收获和生成是极为丰富的。
  5.阅读写作,前后紧承,自成组课。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双翼,读是为了写,写是对读的巩固和深化。语文教材在编排时以读为主,以读带写,先读后写。以读带写,学以致用,更能让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好阅读教学中所学到的方法技能,更加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所以读与写本就该相辅相成,而这种读写结合式的组课式教学恰恰践行了以读写为语文之双翼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美中不足看教材――苏教版语文教材使用之感受.第二教育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