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赓

  摘 要: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都应融入多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 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一、前言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整个教学的方方面面,是每一位教授本课程的教师十分关注和重点思考的问题。我结合多年从事课堂教学和环评工作的实践,介绍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于教学之中的体会和经验。
  二、资讯与信息捕获能力的培养
  环评工作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资讯与信息捕获能力。首先表现为建设项目发布信息的捕获能力,它是环评单位能否获得业务十分重要的指标。其次表现对于国家重点流域、地区与产业倾斜、调整力度的资信的理解与把握。一个时期如果国家资金重点流向某个地区,重点扶持某个产业,则那个地区、行业就会有更多的项目机会和环评业务机会。第一时间出击与把握,就会有较高的成功几率。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职业敏感性,我做了课改方面的尝试:
  每节课下课前,轮流安排学生们到各地的建设主管网站上查询资讯,第二次课上课后,请该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所获得的资讯,并展开讨论,分析获得信息的可信度。
  课后安排一定量的查询作业,作为全班学生平时作业的一部分,重点查询当前国家扶持的产业、项目内容,以及资金重点投向的地区、领域,第二次课程讲述间歇中,请学生们上台为大家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于上述学生的资讯,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核实和验证,以增强同学们对信息获取渠道、方法正确性判断的自信心,并坚持不懈地采用这样的做法,使学生们养成自觉关注此方面信息的习惯,从而为培养职业敏感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训练,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意识大大增强了。
  三、编制标准规范环评文本能力的培养
  标准规范的环评文本的编制,需要许多必要的能力和准备。
  1.熟悉各地环保审查部门的环评标准文件编制要求。
  全国各地的环境管理部门对环评报告编制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环评工作者在编制前首先必须了解编制要求,按规范的要求才能编制出符合规范的文件。
  教学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请不同的学生查找全国各省、地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制定的环评文件编制要求,然后在实训课上分别进行介绍,找出其中的差异,并将相同的、不同的格式化的要求文件进行归类、总结,最后装订成册,作为全班共同的劳动成果加以保存(标上班级名称),这样既可以帮助大家熟悉管理部门的要求,又可以为今后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准备必备的资料。
  2.掌握对各类环境要素的技术导则。
  无论在哪里开展环评业务,环评技术导则都是一致的,因此,环评工作者在进行环评之前一个重要的功课就是研读、参透环评技术导则的内容,它是评价的根本技术基础和依据。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些循环训练的做法:对于环评工作中应用最多的如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十余份文件,要求每位学生上网下载保存在自己的U盘中,结合具体项目的环评文件编制,让其中几位学生现场根据导则要求进行判断,老师适时进行点评。如此循环反复训练,最终达到熟练查阅导则、使用导则的目标。
  3.掌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标准有一定的时效性,国家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标准的内容,是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动态变化的,所以环评工作者应随时了解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标准的变化、更新内容,从而更好地指导环评业务的开展,准确地得出环评结论。
  4.掌握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在一定的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地方标准可以严于国家标准,可以随当地环境质量现状的变化、环境容量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及时改变。因此,环评人员在进行环评工作时,要了解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而准确地执行评价标准,得出准确的评价结论。
  对于这些重要环评资料熟悉、掌握的实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上课前后,根据相应的内容安排学生们分组进行资料的收集、汇总,并请相关的学生就某一项产业政策、某些重要行业及重要类型的污染物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宣读和讲解,其余学生可以就其中的不同和变化进行质疑。进一步实践,教师可以给出不同行业的案例,让全体学生对照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标准进行判断、分析,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
  5.培养持续学习能力。
  环评是一项动态、长期的工作,产业、行业可以不断更替,但作为建设项目的管理程序的前置条件――环评工作,则需持续进行。随着越来越多行业的出现,新的内容、新的工艺、新的设备技术等层出不穷,每种相同的行业中又会有细分的技术出现,一个环评工作者要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就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对于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我们重点在方法学培训上做了一些探索,即让学生们先接触、熟悉一种行业的环评文件的编制,然后就一种接近的行业做编制实践,请编制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老师适时点评。如此反复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式的训练,让学生们由浅至深、由易到难,自行体会、感悟,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6.了解环评文件编制、审批程序。
  环评文件编制是需要许多前置条件的,包括项目已经立项、规划部分已经通过的选址意见书、土地部门的土地批复、科研报告的完成及审批、安评报告的批复(有些项目需要)、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有些项目需要)等,在具备这些文件或资料的情况下,环评工作的开展才有依据。环评文件审批程序包括环评执行标准的确认、环评监测资料的认可、报告的评审、批复前的公示、批文的下达等,这些编制、审批程序的要求,每一位技术人员都应该熟悉、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如下实践:就某个具体的环评项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实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业主方、环评单位技术人员、环保管理部门环评科负责人、技术评审专家(先有教师担当,学生熟悉后再由学生自行担任),对部分学生编制的环评文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环评支撑文件是否齐全、报告编制是否符合技术导则和当地环境管理部门的要求、监测数据是否有效、评价内容是否准确等,最后请专家组宣读评审意见。
  通过这一系列具体工作实践,学生们不仅感兴趣,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熟悉了环评中的各种程序。
  四、计算机等多媒体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环评报告的编制过程中,有大量的地图、CAD平面布局图、工艺流程示意图、风险展示图、现场环境的照片、统计数据表、汇总表、特殊符号等图像、多媒体资料需要编辑、制作,这些都要求环评工作者有较强的图文编辑能力,以及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应用能力,色彩丰富的影像资料的展示,可以形象地将比较难以描述的评价对象,生动地展现在屏幕上或文本中,使评价过程和结论易于被专家、管理者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对评价结论是否可行较容易作出判断。
  另外,随着环评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环评技术工作开展层次的不断深入,大量的计算机应用计算软件、预测软件和评价软件得以推广应用,这也要求环评工作者对软件应用的硬件环境要求、计算与预测参数的设置、计算过程的程序格式、计算结果的图文分析等熟悉和掌握,没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则无法迅速完成大量的计算、预测、分析任务。

  对于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
  对于一些环评工作中常用的软件,教师首先进行演示、指导,让每一位学生有一个初步印象与了解,然后分配具体的、比较简单的单项任务让他们完成,等此项工作做熟练后,即开展整个文件的编制工作。
  环评工作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项目环评,我们有意识地将全班分组进行实训,由组长安排组内不同的学生,进行项目中图形、表格、软件计算等不同部分工作,最后汇总成完整的报告。对于成果,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分项工作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环评工作者最基本的实践能力之一,无论是进行业务的洽谈,技术的交流、沟通,还是报告的汇报、专家提问的答疑,都需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精炼、流畅的表达,可以使合作者、管理者和专家清晰地了解报告编制者的思路、工艺流程的熟练程度和意图,从而能够很好地做出是否可行的判断。
  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上课时,请学生们介绍自己家乡的环境,发表自己的看法;请不同的学生将收集的资讯通告大家,并引导大家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详细的讲解;报告编制完成后,进行文件的汇报,并接受大家的提问和答疑,等等。对于表达能力过关的学生及时肯定,对于未过关的学生,有意识地多创造机会让他上台锻炼。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获得较大的同步提升。
  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各种企业及其管理人员打交道,从事环评的技术人员在进行业务谈判、技术交流及团队分工协作的过程中,都需要运用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
  谦虚、礼貌、谨慎、热情的工作态度,在展示环评人员的较高素质的同时,也为环评技术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合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平台,为进一步获取资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评价单位内部的团队合作过程中,每一位环评技术人员都要具有谦虚、合作的态度。
  2.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
  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不随意夸大工作的难度、评价等级,也不随意缩小工作的范围、工作量,一切以环评导则要求、国家产业政策等纲领性的文件规定为依据,可以给业主及其代表一个诚实、信用的印象,为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理顺关系、清除障碍。
  3.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对项目基本情况、采用的工艺流程、使用的原辅材料等进行调查、核实,以及在环评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坚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仅可以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了解清楚,获取完整的、细致的、准确的基础资料,而且可以减少与业主单位的误会、摩擦,降低文本修改完善的工作强度,给业主单位、环评审查主管部门和评审专家留下好的印象,从而使环评单位与企业单位长期、稳定的合作成为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自身的行为严格规范,对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认真、严谨,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将作为环评工作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告知学生们,对于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并及时地对学生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质给予表扬;发挥全班团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和个人的位置,让个人的作用服务于团队的大局。
  七、临场应变反应能力的培养
  编制的环评报告进行专家评审是环评工作程序、流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它关系到评价工作的最终结果。评审过程中每一个专家的专业背景和实践经历,相差也许很大,甚至大相径庭,他们解读报告书的层次、角度和侧重的重点很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在评审中出现“意外”的情况不足为怪,这就对环评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应变反应能力的要求。广博的行业知识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临场的应变反应速度、措辞、技巧同样相当重要。
  对于学生的应变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强化:平时上课,就某个具体问题突然改变角度或思路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创设环评报告模拟评审现场,让所有的学生和专家对汇报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让他现场回答。经过多次的实训锻炼,很多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八、结语
  高职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领域的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这个能力除操作能力外,还应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全面素质。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必须在不断地训练中才能得到提升和强化。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和思考,努力为全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