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反思型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玉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成为一个研究型、学者型教师。即在实践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长,在新课程中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
  教学实践表明,在职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后,大部分教师很难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在理论与实践的转换上,有一个很难逾越的鸿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就是在教师中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帮助每一位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使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那么,教师如何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因此有专家指出,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开展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由单纯地教学者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反思型”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解决自身及教学目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学习”与“学会教学”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学反思,从其定义来看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立足教学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可以提出假说,并通过实践检验假说,直至解决问题。其一,它有两种形式,既可以是个体经验反思,也可以是群体性(教研组)教学反思;其二,它有实践检验过程,其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界的实践行为,以确保结果得到检验,并使反思型教学越来越具有合理性。二是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学会教学”既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成长过程,向自己的经历学习,逐步成为学者型教师。学会教学是反思教学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要求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三是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的教师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是追求高标准地完成;不仅要知识自己的教学效果,而且要对效果及其有关原因进行“为什么”的思考,无止境地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可见,教学反思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问题的提出,解决办法的依据,验证的效果,反馈矫正的措施……你的教学经验日趋丰富,并时刻触发你的灵感,使你轻松地进入教科研领域。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即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教学中的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境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也可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利用调研时间提到教研组中去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若能成文,再把它投寄发表,或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若能得到不见面的老师指导,岂不快哉!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它就是无价之宝,你就能品尝到其中的快乐。
  实质上,教育的意义在于“成就人”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使命。“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已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作者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教师研修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