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玲雁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作为衡量质量效益的标准,即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有效学习收藏”。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缺乏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以及相关的策略,因此,我们的课堂还是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误区。
  一、教学用时少即课堂效率高
  我们并不是缺乏教学热情,而是忽视学生是作为真正教学对象的存在。所以在他们看来,一堂课下来,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所花的时间越少就视为课堂效率高。这种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 centered)的教学思想最终导致忽视了教学是关于“人”的生命意义的特征。以我们现在使用的新牛津教材为例,该教材的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都有一个听力材料的教学,我们教师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采用听一遍录音,然后就相应地练习进行处理,最后是帮助学生校对答案的教学流程。在我们教师看来,这个教学过程进展顺利,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就能完成,学生回答整齐划一的表象会让教师觉得这是一个很“高效”的教学环节,但如果让学生在对听力练习后所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解释,学生会觉得语言的苍白无力,笔者认为这是学生对整篇材料内容的把握不到位所致。因为教师抬高了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或者说不了解学生通过该听力教学可以知道什么、能够知道什么,凭单一的教学热情误以为教学用时少即课堂效率高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进步的空间,这只能说是比较低效的教学。
  二、学生接受内容多即学习效益大
  在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在备课环节中确实很投入,表现为教学环节设计紧凑而又呈现高密度。在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按照教学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表象上看这不失为一堂高密度、快节奏的好课,然而反思其效果,我认为,教师忽略了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很好的内化,才可能有较好的输出。因此,并不是输入的越多,产出的会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教师在每个输入的环节要给学生足够的示范增强理解或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内化,否则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教学内容而加快课堂的节奏,反而会使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三、教师任务的设计低效、无效期待学生有效的输出
  在新课程精神的倡导下,我们倡导以任务型等强调过程学习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课堂实践中会看到教师设计的多种任务,然而在任务开展的过程中,突出表现的问题是教学任务的本身就不够合理,缺乏有效性或是呈现低效性。如9A Unit5 Holleywood’s All-time Best ―Audrey Hepburn一课,笔者原先设计了对课文理解的教学目标――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现在感觉该任务教学这样设计是不合适的,一是学生本身对课文的词汇熟悉度还不够;二是让学生听后马上写下答案是很有难度的,单词没掌握好,课文听两遍且速度较快来不及捕捉信息。从课堂效应看,由于该任务在设计时,没有充分做好学生基础知识的铺垫和任务设计难度的递进,学生课堂的“有效输出”自然可见一斑。
  四、任务的开展只是集中于“优势学生”的有效输出
  在新课程精神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有效的语言实践量,设计可行的有效的任务,这时候,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便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但是,当我们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互动效应,往往把任务的执行只集中于少部分的“优势学生”身上,以便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推进,殊不知课堂教学应该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优势学生”,再者“优势学生”的知识点,掌握与否并不能作为课堂教学推进的参考点更不能真正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仅有“优势学生”有效输出的课堂并非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英语教学要走出“有效教学”的误区,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充分预设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对学生而言,有兴趣才愿学,才能主动学;愿学、主动学才能学好学会;有了学好学会的体验,才能产生更大的兴趣。“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预设的基点,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堂反应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设计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科学、全面地整合教学资源,力求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即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智慧地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抓好学生这一课堂教学的活资源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设计直接影响教学效益,因此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案研究,尤其是对“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将对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任务型”教学
  从教师角度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完成预定学习任务。正是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特点,在当前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学生角度来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最关键的、最有效的措施。英语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任务型”教学能改变学生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被动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使英语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任务型”的教学,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又一重要教学策略。
  3.积极创设教师的示范空间,有效获得学生的课堂输出
  课堂上教师的有效示范是获得学生有效课堂输出的前提,更是有效课堂的保障。课堂上教师从容淡定地推进教学,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给学生以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的示范与指导,学生的课堂接收率自然会提高,课堂效益自然会增强。其次课堂上教师教学时间要相应宽泛,教学指令要清晰缓慢,这样能给学生创设轻松的示范空间,学生能获得足够理解的时机,因此学生达成的输出也会相应有效。再次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读写能力的并举,虽然教学材料中并未要求写作的训练,但教师仍应指导学生进行过程性写作,最终学生将获得双赢的“有效输出”。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种成功,体现在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和自信心;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并获得“有效学习收藏”,而这也是我们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的初衷,相信通过认识“有效教学”误区,我们的教学会更优化。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汤姆森学习出版社,2005.
  [2]刘培芳.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
  [3]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阚兆成.新课程释疑解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江苏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