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伟

  口算是数学学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口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并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口算也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是极为重要的。结合这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会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例如教学“9+3”的进位加法可以引导学生讲出各种思考过程,如可以从9往后再数3,即10、11、12;也可以把3分成1和2,9凑1等于10,10加2等于12等。这样,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
  
  二、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应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如果老师在平时缺乏有意识地对学生口算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就会因为不熟悉算理而变得反应慢,准确率也就不会高。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老师除了要有加强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意识外,在口算训练中,还要注意化繁为简,突出难点,对于基本的口算,如:乘法口诀,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而其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是重点训练的内容。
  
  三、持之以恒地训练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每节课坚持5分钟的口算训练,并结合教学的相关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口算题目,这样既能训练学生该节课的各种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总之,在教学时,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相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学生口算,长期坚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习惯。
  
  四、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
  
  口算能力表现在正确、迅速上。正确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是否敏捷、灵活。口算训练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确的前提下,训练学生口算的速度,两者要统一,事实上,一个算得快的学生,正确率一般也比较高,反之亦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例如组织口算竞赛、口算接力赛等方式,以达到瞬时提高的目的。
  
  五、适当介绍一些口算方法
  
  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口算能力,除了教材中已讲过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适当介绍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习口算的积极性。如:各种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一些简单数的记忆等等。
  总的来说,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奠基石。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不仅要明确对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口算能力的培养,为每位学生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新龙基点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