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前提条件 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
  
  1.1 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根本保证就是硬件,硬件设施的完备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2 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首先,是专业教师能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课程整合是一门新课题,没有多少现成的案例可供参考,需要执教者深入钻研,结合学科教学需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内外教学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其次,执教者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这里所说的应用应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教师本身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到学科教学中:二是指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不断学习的新世纪的学习者。
  第三,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大力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注重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建设”两方面进行,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2.1 教师角色的转变。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因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水平,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注重做,更注重学,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应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把“信息”转化成“知识”,把“智能”转化成“智慧”。也就是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必须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适宜的方式或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更要重在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或某个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
  2.2 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使用,促使教师从传统课堂上的主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从“独奏者”成为“伴奏者”,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学习促进者的角色。
  总之,课程整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逐步走出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种展示型、资料型、拓展式的教学雏形,逐步向信息资源平台的应用和信息化课程单元的开发与应用这一方向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充分地领略它所带来的轻松愉悦的教学体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1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