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批评与惩罚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所谓“采取适当方式”,就是要研究批评与惩罚的艺术。
  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陶行知担任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打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去校长室。放学后男孩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男孩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孩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男孩感动极了,他流着泪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先写一份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四块糖果”的故事体现了陶先生高超的教育技巧,不愧为令人钦敬的教育大师。
  用幽默代替批评。寓庄重于诙谐,这是一种愉快教育。在笑声中顿悟,学生受到的启发教益也就深刻而久远。生物学家格瓦列夫在讲课时,突然一个学生在下面学鸡叫,引来课堂一片哄笑。格瓦列夫镇定地看了看自己的挂表,不紧不慢地说:“我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请同学们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格瓦列夫这种幽默的批评,有真情、有深度、有风趣,立即令那个调皮的学生面红耳赤。把幽默艺术寓于教书育人过程中,可以达到“教在不教中”的最高境界。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式的惩罚。魏书生惩戒犯错误的学生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唱歌、做好事和写说明书。学生在不经意中违反了学校或班级的规章制度,程度较轻,“罚”其为全班同学唱一首歌。犯了比较严重一点的错误,要为别人或集体做一件好事来补偿,以示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犯了严重的错误,写一份五百字的说明书,说明书不是检讨书,犯错误的同学可以为自己辩护。如果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写明犯错误的心理活动过程就行了。如此灵活、睿智的“处罚”,可以降低犯错误学生的心理紧张程度,缩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别出心裁的惩罚。孩子犯错误时,内心也有一种接受惩罚的准备一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样能够取得心理平衡。这种内心的不安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如能抓住契机,施以适度的惩罚,此时学生明白的道理可能会让他刻骨铭心。惩罚不是体罚,更不是心理伤害,惩罚来源于对学生的尊重,实质上仍是对学生的爱。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惩罚的艺术,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18世纪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的一幅狗的解剖图。那是麦克劳德读小学时校长对其惩罚的结果。当时校长范尼养了一条狗来排解寂寞,有一次,麦克劳德问校长:“这狗的肚子里有什么东西呢?”校长随口回答道:“大概与人差不多吧。”麦克劳德不满意这个简单回答,就在这天晚上,他把狗杀了。这只狗是校长的心爱之物,麦克劳德向校长道歉后说:“我只想看看它的内脏和骨骼结构。”校长气极了,沉默了许久,才说:“你杀了我的爱犬,我要惩罚你!”“赔多少钱?…‘你赔不起!”“怎么办?”“我罚你把看到的狗内脏、骨骼结构都画出来。”第二天,麦克劳德果然画了一幅精细的狗的解剖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9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