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 建 季治国 周 玲

  江苏省自主命题五年来,名句默写一直是必考考点。新课程标准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古诗文诵读,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人文修养,提升语文素养,明确提出“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的要求。并在附录中明确列出了建议诵读的课内篇目以及建议阅读的课外读物。江苏历年《考试说明》对此考点多要求“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并规定了背诵篇目。而学生对此考点多不作探究,总以为反正就是背。笔者认为这背也有讲究,背要有针对性、要讲究策略、要突出效率。本人以江苏自主命题五年来的名句默写试题为例,对09备考提出几点建议。
  
  一、五年试题情况统计
  
  1.基本形式及分值等
  
  2.具体篇目作者
  
  二、五年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1.分值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加大,从04年的4分增加到08年的8分;从04年的选做(三小题选二小题作答)到08年的全做,体现了对古代名句背诵要求的提高。
  2.遵循《考试说明》“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之精神,突出“常见”。从前表可以看出,几年来考查试题多选自于重要作家的重要篇目,如苏轼连续考了三年,篇目如《阿房宫赋》《琵琶行》《客至》等都为常见名篇,此外所选名句亦不生僻,多为这些篇目中的名句。如05年考的《长亭送别》中的“晓来谁染霜醉,总是离人泪”;08年考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
  3.不避熟就生。有部分同学会认为有些名句太出名了,不会考,或有些名篇以前考查过不会考了,这是一个认识误区。从这几年高考情况看,很出名的名句,大家很熟悉的名句也会考。如07年考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08年考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是经典名句。还有考过的篇目也会再考,从前表可以看出,5年中《赤壁赋》《阿房宫赋》《琵琶行》都考过两次。
  4.考查的面更广。04、05年均为课内两篇,课外一篇;08年考查了课内五篇,课外一篇,相对考查涉及的课文更多、更广。
  5.课外名句多选先秦诗歌或散文。几年高考课外名句均选自先秦文学,04年的《诗经》,后几年的《论语》《管子》《老子》等。体现了江苏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三、09备考策略
  
  1.名句名篇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切不可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记忆周期短,考试时会出现似曾相识就是想不起来情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考试时才能信手拈来。
  2.《考试说明》要求背诵的必须背熟;《考试说明》与课标交叉的篇目,背上还要研究可能命题的点,即重要句子。这样,在全面背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才能从容应对高考。
  3.避免错字。名句背诵失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错字,有很多同学背下来了,但因一些难写的字写不出而导致失分。如08年“陟罚臧否”中的“陟”和“臧”很多同学写不上来,最后胡乱写一下。对此,背诵时要做有心人,遇到难写的字动手多写几遍,一定要动手写,不能眼高手低。
  4.注意别字。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异义和同音形近字,这些往往是名句默写中常出现的别字,值得关注。前者如05年考的“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字,很多同学写成“忧”;后者如08高考的“辩乎荣辱之境”中的“辩”字,很多人成“辨”。因此在复习时,类似此类易混的字要熟记于心。
  5.要淡化名句背诵的应试意识。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背了很多名句,一方面为试卷考查这一知识点服务,但是又决不仅仅为了试卷上的几道题,应着眼于丰富传统的文化知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人文修养和语文素养,更全面发展自身素质。那么这些因素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作文,在作文中运用我们背诵的名句,既可使文章增色,又展示了我们素质修养。所以,背诵名句可以一举多得。
  
  (阜宁县东沟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