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6岁幼儿歌唱音域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婉燕 徐莹莹

  【摘要】本研究采用模唱音阶测试的方法,从幼儿歌唱的音广度和音区两个方面,测查了3~6岁幼儿的歌唱音域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幼儿的音广度具有年龄特征,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5~6岁组略优于4~5岁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幼儿的音区呈现年龄特点,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的差别比4~5岁组与5~6岁组之间的差别更大。(3)幼儿的音广度、音区的性别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总体来说,幼儿的歌唱音域呈现出个体差异,各年龄组幼儿的歌唱音域体现出一定的年龄特点。各年龄组相比较,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的差异更大。由此可见,3~5岁可能是幼儿歌唱音域发展较快的阶段。
  【关键词】3~6岁幼儿;歌唱音域;音广度;音区;音阶模唱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36-04
  
  歌唱音域是指歌唱者在表现声乐艺术时能够发出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范围。儿童的歌唱音域能反映儿童的发音能力。一般来说,儿童的歌唱音域越宽,他们越能适应音域范围广的歌曲,他们的发音技巧也更高级。研究者可以从歌唱音广度和音区两个角度分析儿童的歌唱音域。音广度是指个人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音的跨度,在乐理学中用度来计量。音广度反映的是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频率差。音区指儿童能唱出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声音的音高范围,用低音和高音的音高范围表示,反映的是儿童歌唱声音的频率高低。
  有研究认为现有儿童音乐“出版物的音乐定调高于儿童的舒适音域”。〔1〕确实,定调不适合儿童歌唱音域的歌曲是存在的,其原因是歌曲制作者对儿童的嗓音特点了解不够。儿童的发声器官在整个学前期还处于生长发育状态,学前儿童的喉头体积大小不及成人的一半,声带短小而且柔嫩。学前儿童的歌唱音域比成人狭窄,只有在歌唱音域范围内,他们才能舒适地唱出歌曲的旋律,更准确地把握音准和节奏。因此,儿童的歌唱音域发展特点应当成为儿童歌唱教学实践的参考依据。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歌唱音域和嗓音特点,选择伴奏音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歌唱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儿童歌唱音域的研究〔2-4〕结论不一,其原因可能是各国儿童的语音语调的背景差异导致儿童嗓音特点不同,或是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本研究尝试采用模唱音阶测试的方法,从儿童歌唱的音广度和音区两个方面测查我国3~6岁幼儿歌唱音域的发展特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根据幼儿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选取南京市X、Y、Z三所幼儿园(X园为音乐特色省级示范幼儿园,Y园为非音乐特色省级示范幼儿园,Z园为普通幼儿园)共130名幼儿作为被试,其中男孩63名,女孩67名。130名被试分为三个年龄组,3~4岁组被试43名,其中男孩20名,女孩23名;4~5岁组被试42名,其中男孩22名,女孩20名;5~6岁组被试45名,其中男孩21名,女孩24名。各年龄组被试成员平均来自三所幼儿园,男女性别人数相当。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研究工具为标准测试CD,测试音域范围是g~c2(1=C zg~ra),共11个音符。幼儿模唱准确得1分,唱走音得0分。CD由音准准确的幼儿园教师依照研究者设计的内容录制,电钢琴提供标准音。研究者将CD测试过程设计为“回音游戏”,其内容是先由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完整地示范一遍游戏过程,然后提示幼儿开始模唱测试。每三个音符组成的上行音阶为一组,每组结束后为幼儿提供模唱时间。每名幼儿各有两遍完整的模唱测试机会。
  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担任实验主试,在幼儿园中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里对幼儿逐个进行测试。测试开始前主试与幼儿轻松对话,消除幼儿紧张情绪。测试中主试播放CD,请幼儿倾听CD并随其中的语言提示逐句模唱呈示的音阶。实验人员用摄像机全程拍摄每名幼儿的测试过程。
  本研究用spss 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歌唱音广度的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
  1.歌唱音广度的年龄特征
  测试结果表明,幼儿的歌唱音广度存在个体差异,各年龄组幼儿的音广度从3度到11度不等。总体而言,歌唱音广度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拓宽。
  3~4岁组幼儿的平均音广度为6.63度,音广度主要集中在5度到8度之间,这与汪爱丽对小班幼儿歌唱音广度测查的研究结果一致。〔5〕4~5岁组幼儿的平均音广度为8.00度,音广度主要集中在6度到9度之间。5~6岁组幼儿的平均音广度为8.33度,音广度主要集中在7度到10度之间。
  对各年龄组数据进行一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幼儿的音广度之间的差异显著。进而对其进行LSD检验,结果显示,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与5~6岁组之间差异也达到显著性水平;4~5岁组与5~6岁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歌唱音广度逐渐拓宽。3~5岁可能是儿童歌唱音广度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2.歌唱音广度的性别差异
  对总体数据和三个年龄组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总体和各年龄组幼儿性别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与古兹曼和纳多列兹尼有关儿童音域的研究结论――变声期以前男孩和女孩声音的音域相同的研究结果一致。〔6〕
  (二)歌唱音区的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
  1.歌唱音区的年龄特征
  测试发现,每名幼儿都有自己的歌唱音区。歌唱音区是幼儿声音能够达到的频率范围。幼儿模唱的音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但不论准确或者走音,唱出的音都在某个音区上。研究者认为,这个音区反映了幼儿的歌唱音区。幼儿歌唱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走音在所难免,但是在比幼儿出现走音的这个音区更小的区间范围内,大部分幼儿能够完全准确地模唱出该音区的音符,说明这个音区对幼儿而言是适度的,模唱没有困难,这个音区是幼儿歌唱的适度音区。也就是说,适度音区是幼儿歌唱音区内音准准确率相当高的音区,幼儿能够舒适无困难地唱准该音区的音。
  图1为各年龄组幼儿的模唱总比率曲线,是幼儿模唱准确与走音的累计正确率统计,即若幼儿模唱的某个音是准确的,则在该音后记1;若幼儿模唱的那个音走音了,唱成了其他音,则在幼儿唱成的那个音后记1。研究者累计统计幼儿唱出的所有音的音区,这样能反映幼儿的歌唱音区。幼儿的模唱总比率曲线反映了幼儿的歌唱音区。以50%的正确率为划分标准,幼儿模唱总比率在这个界限之上的是:3~4岁幼儿为a~g1(1=C zh~g),4~5岁幼儿为g~a1(1=C zg~h),5~6岁幼儿g~a1(1=C zg~h),5~6岁组与4~5岁组差别不明显。从图1可以看出,幼儿的歌唱音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向高音、低音两端拓宽,3~5岁是幼儿歌唱音区发展比较快的阶段。
  图2为幼儿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是幼儿模唱完全准确的正确率统计,即若幼儿模唱的某个音是准确的,则在该音后记1;若幼儿模唱的那个音走音了,则记0。幼儿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反映了幼儿歌唱的适度音区。以幼儿所在年龄组50%的幼儿能完全模唱准确为标准,幼儿模唱完全准确比率在这个界限之上的是:3~4岁幼儿为c~d(1=C a~s),4~5岁幼儿为zg~e1(1=C zg~d),5~6岁幼儿为zg~e1(1=C zg~d)。3~4岁组与4~5岁组差别较大,5~6岁组与4~5岁组差别不明显。

  2.歌唱音区的性别差异
  研究者绘制了男、女孩的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模唱总比率曲线(见图3、4),结果表明,男、女孩的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和模唱总比率曲线基本吻合,男、女孩的歌唱音域没有显著差异。
  (三)幼儿模唱上行音阶走音的表现
  研究者发现幼儿在模唱上行音阶走音时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现将这些走音现象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归纳如下。
  1.在跟唱低音音阶时,幼儿用移调的方式将模唱的调子升高。其原因可能是幼儿的音域无法达到过低的音区,所以幼儿将调子升高到自己能唱出的高度。
  2.幼儿能唱出上行的音阶,但并没有随着范音音阶调子的升高而升高,而是停留在原来的调子上,多次重复。一种情况是幼儿从头到尾都重复一个调子。这类幼儿占极少数,其原因可能是幼儿没有感知到示范音阶调子的改变,对上升的音调听辨不清,因此重复唱同样的音阶。另一种情况是幼儿在跟唱低音音阶时会跟唱出调子上升的音阶,在旋律音高升到一定高度后,幼儿开始重复一个调子。其原因可能是音阶调子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只能以自己能唱出的调子跟唱。
  3.在音阶旋律的调子到达一定高度后,幼儿出现单音重复现象。其原因可能也是因为音阶调子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只能以自己能唱出的调子跟唱。
  4.在音阶旋律的调子到达一定高度后,幼儿跟唱的旋律下行。其原因可能是音阶调子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放弃了模仿跟唱,改为以自己能应付的较轻松的方式唱出旋律。
  5.幼儿从头到尾都能跟唱出上升旋律的音阶,但跟唱的调子与范音不一致。其原因是幼儿能够听辨出范音的音高和旋律走向,但对嗓音的控制力不足,不能模唱出与范音一致的旋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幼儿的歌唱音域特点、音乐听觉、嗓音发声技巧等都可能是幼儿产生歌唱走音现象的原因。
  
  三、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一)了解幼儿的歌唱音域特点,对歌曲的选择和定调应参考幼儿的歌唱音域
  在幼儿的歌唱音域范围内,幼儿更有可能舒适、准确地唱出歌曲旋律。本研究结果表明, 3~4岁幼儿的歌唱音区为a~g1(1=C zh~g), 4~5岁幼儿的歌唱音区为g~a1(1=C zg~h),5~6岁幼儿的歌唱音区为g~a1(1=C zg~h)。在歌曲选择和定调时,教师应该参考幼儿的歌唱音域,尽量选择音域适合的歌曲,以促进幼儿的歌唱学习。例如一首小班歌曲《网小鱼》,教材中的定调为1=D,其歌曲的音域为d1~d2(相当于1=C s~rs),对小班幼儿来说,其定调相对高了。研究者将其调到1=b,即音域调到b~b1(相当于1=C zj~ j)后发现,小班幼儿唱这首歌曲更轻松,准确率也提高了。
  (二)注意音乐听觉的培养,给予幼儿听辨音乐的机会
  幼儿的音乐听觉是歌唱活动的基础。幼儿只有清楚地感知音乐的音程、旋律、节奏、曲调,才能正确、完整地再现歌曲。在测查中研究者发现有的幼儿不能感知旋律音高的上升,音乐听觉能力低下,模唱走音现象非常严重。因此,给予幼儿倾听、听辨音乐的机会,注重幼儿音乐听觉的培养,是提高幼儿歌唱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提供练声练习,提高幼儿的音准
  幼儿的歌唱音域和嗓音的发声技巧都是提高幼儿歌唱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一定的练声练习,幼儿的歌唱音域和嗓音的发声技巧是能够提高的。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一些练声练习,提高幼儿对歌曲的再现能力。在游戏化的练声情境中,在幼儿歌唱音域的范围内开始引导幼儿练声,会对幼儿歌唱音准的提高有所帮助。另外,“从较高音区开始,逐渐向下唱”〔7〕的练声方法更适应幼儿嗓音的生理特点,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高音发声能力。
  (四)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本测试发现,幼儿的音广度从3度到11度不等,歌唱音区呈现出个体差异性。有的幼儿音广度较宽,有的音广度窄;有的音区高,有的音区低。有研究者指出,在请幼儿单独演唱时,可根据其音域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音调。在请几个幼儿一起演唱时,一定注意不要让音域差距大的幼儿在一起演唱,而是让音域接近的幼儿在一起演唱。〔8〕关注幼儿的个体特点,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机会,会使幼儿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WELCH GRAHAM F.Vocal range and poor pitch singing〔J〕. Psychology of Music,1979,7(2):13-31.
  〔2〕〔6〕冯葆富,齐忠政,刘运犀.歌唱医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7,117.
  〔3〕〔5〕〔8〕汪爱丽.汪爱丽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5-7.
  〔4〕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3.
  〔7〕杨和钧,刘小粟.从小保护嗓音〔M〕.北京: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8: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