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民办高校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粉鲜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性日益凸显,高等院校的发展备受关注。民办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当前民办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民办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问题作一探讨。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性。应用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实践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理念。为此,民办院校应加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要使他们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自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教师要主动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要做到善于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有效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二)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高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对教学有利,对人才培养有利。但是,这也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企业挂职、下厂锻炼、更新知识、掌握技能,都需要时间和精力。为此学校应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减少课时量,保留全额工资福利和岗位津贴,并给予交通和伙食补贴,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在职称评定时对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予以优先考虑,从而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三)加大岗前的实践能力培训,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是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又过于注重学历学位的提升,中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外出进修读研读博,学历学位一旦提升,即名利双收,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既辛苦收效又慢,往往被忽视了,其结果是教师的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民办高校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对教师的培训进行改革。改进培训形式、凋整充实培训内容,在岗前要增加与专业对应的行业和工程背景的认知实践,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胜任力。
  (四)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企业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平台,要充分加以利用。要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可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的高管和高工到学校做兼职教授,实现互利双赢。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组织、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到相应企业挂职或兼职,让广大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运营活动以及针对企业特定岗位的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际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术、技能结构的要求及变化;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增加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或培训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组织专业教师承担企业的部分业务,真正接触、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或独立承担企业的科研项目工作。民办高校要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
  (五)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的导向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特质是能力本位型,相应地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求较高,而要激发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目前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术科研考核体系比较健全,但是,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考评体系却缺位,甚至处于“真空”状态。教育主管部门也未颁布相关的教师实践能力考评制度以促进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息息相关的教师职称评定也未对教师实践能力作出明确要求,现行的职称评审仍然偏重学术要求,而对实践教学水平考核则没有要求,高校自身也未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这种导向显然不利于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必须尽快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评纳入教师业务的整体考核中,这样,才能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有效机制,保障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总之,民办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责任编辑 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82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