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海军

  兴趣和求知欲是幼儿教育活动过程的前提,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能的动力。
  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具有一定的智力技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推动着他去掌握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更好地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幼儿的实践活动对他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幼儿主体才能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引起幼儿主体的内部矛盾,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实践活动的质量与水平极为重要,只有高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而又是幼儿可能进行的活动才能引起幼儿主体从事活动的强烈动机与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智能的发展。
  幼儿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是领路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年龄特征,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物质条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计与组织好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如: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与幼儿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活动;能引起和满足幼儿兴趣的活动;利于幼儿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的教育活动等等。从而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理学家证明幼儿的人脑细胞是在复杂的兴奋过程中发育起来的,激发的感情能唤醒正在沉睡的大脑皮层脑细胞,刺激大脑细胞的发育,起着开发智力的作用。
  此外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兴趣是直接支配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幼儿就有了主动参加活动的愿望和积极的态度。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确定必须考虑幼儿的兴趣特点。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两点来协调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兴趣之间的关系。
  一、教师预设一些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如:小班的各种玩色活动,既能让幼儿感受色彩美,产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愿望,又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
  二、关注幼儿,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生成活动内容
  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如,在一次大班的语言活动过程中,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飘飘,孩子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这时老师必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调整计划,跟随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引导孩子们讨论有关雪的内容。“小朋友,外面下雪了,想一想天空是怎样的?”“你看到的雪是怎么样的?”“雪花都飘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雪中的人和小动物都会怎么样呢?”……“我们去外面看雪花、堆雪人好吗?”孩子们围绕雪进行了描述和交流,既满足了观察雪、讨论雪的愿望及玩雪的兴趣,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幼儿的求知欲十分旺盛,他们对周围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问一问、看一看、摸一摸,但幼儿的兴趣是不稳定和无意识的,需要成年人正确引导和培养。因此,幼儿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幼儿学习时能注意听、仔细看、认真思考、积极发问、克服困难、爱护文具、能独立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及今后取得学业上成功的必要条件,它是幼儿经过长期的重复和练习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幼儿期是形成多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好与坏的习惯一但形成,很难改变。所以教师应从幼儿期开始学习时就注意培养,正确引导。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幼儿园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的愿望和要求,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幼儿的活动为上线,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幼儿在品德、智慧、情感以及意志、性格、体能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培养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