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红

  摘要:针对语文阅读教学薄弱这一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并提出了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些方法,引领学生健康、有效地阅读,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阅读主体;自主阅读;阅读习惯;个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搞好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对于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利用以下三法开展阅读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一、努力转变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碰撞与感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作为课文与学生之间的中介,起到的是向导和桥梁的作用,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的“包办”,学生就很难品尝到美,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老师也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探讨中去,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平等地接受学生的评价,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课内教学促进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到课外的活动中去理解、消化,并形成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段,在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突然停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教师在指导学习这样的课文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水浒》等名著,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在学生中积极开展诵读中华古代经典优秀古诗词、优良传统教育故事读书活动,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样既促进了课内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负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地说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三、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因此,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9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