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爱与责任:教师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丽

  学生是花朵,就要科学种植;学生是宝贝,就得用心来护理;学生是未来,就需用爱来培养。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可以使人精神愉快,给人以温暖的动力。青少年学生非常渴求师爱,渴望长辈的关心、指导。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学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就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称之为动情效应。当师生感情产生共鸣、形成遵师爱生的氛围时,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爱学生就是相信、尊重和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宝藏。
  教师要像地质勘探员一样,细心勘探,挖掘深埋的宝藏。有了教师的信任,孩子们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处事公正公平,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正确引导学生的品德和言行,努力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如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养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教师要用温情去感化他们,使他们愉快地学习。教师应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知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的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健康的人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学习兴趣。
  二、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宽容。
  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都是孩子,为什么到校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还不成熟,不仅仅是知识、能力欠缺,自控力也不完善。教师就要充分地理解、体谅学生的这种客观的“不完善”,允许学生犯错误,即使他们一千次跌到了,也要相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宽容是对学习过错的最大谅解。现在有部分教师擅长讽刺挖苦学生,其实这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精神的忽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教师曾说:“学生的大脑正忙接受训斥和处罚的信息,也就无暇静下心来裁判心灵中旧我的新我的论战。”我校许多老师一改传统教育方式,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让他们做一件好事来弥补;然后让他们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要反映出事前及事后心灵深处是如何做激烈斗争的。宽容就是不厌其烦地对学生多种方式的教育,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让学生有从认识到转化的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三、教师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学生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学生是脆弱的,就像春天的花儿,要长出丰硕的果实,园丁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学生需要爱护,这种爱护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抚慰、情感上的体恤、兴趣上的培养、生活上的帮助、挫折时的鼓励、成功时的奖赏。归根到底一句话: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教师要多多使用良语,多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成果,要对其所做的一切有益的事情进行鼓励。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给予不同的帮助,对成绩好和表现好的学生经常说:“你真棒!”“你能行!”“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行!”充分赏识他们的突出表现,激发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善于发现其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一个长处,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并提出其他的期望。如:“这点你做得很好,老师相信你在学习方面也能赶上去。”另外,平时还应多关心他们,多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克服困难,迎头赶上。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必将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不是好孩子被表扬,而是我们的表扬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批评,而是你的批评使孩子越来越坏;不是聪明的孩子被赏识,而是你的赏识使孩子越来越聪明。
  四、爱意味着责任,教师的爱体现在崇高的责任感上。
  所谓责任感就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事业所负责任的意识。责任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责任感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及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教师才会乐业、敬业,才能一辈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与“责任”,二者是分不开的,“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则是爱的化身。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不论其职位高低,都无法在其所处的岗位上敬业奉献。关于教师的责任,古时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而现在,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内涵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远。可以说,教师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责任重于泰山。
  冰心有一段话曾激励过无数的人为这个世界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也许,我不能成为冰心笔下那个随时播种便能开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颗流星,在学生们孤单寂寞或是踌躇满志时,偶尔还会想起:在他们的生命旅途中,曾有这样一个人陪他们走过一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8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