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窦红

  审美教育贯穿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小学语文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许多美感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美感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剖析形象,开掘意境,品赏语言,朗读吟诵,以培养审美感受力、鉴赏力,陶冶情操,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下面我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攀文字之藤,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一般地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学生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非常讲究,在写“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朗朗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3.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在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时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他讲合适,别人讲就不合适,从而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如在《金色的鱼钩》一文中,老班长回忆起指导员对他说的一句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既是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又是指导员对战士的关心,对话言简意明,既反映了指导员的精明果断,又衬托了老班长的责任重大,表现了长征时期红军官兵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告诉“我”是鼻子碰扁的原因)这含意深刻而又不失幽默的话,既表现了鲁迅处境的恶劣,又暗示了他藐视反动势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琢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推想象之舟,拓展意境美
  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要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境?”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飘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索溪峪的“野”》一文,当朗读到:“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亭亭玉立,好似‘窈窕淑女’……”时,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展开充分的想象,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天然美景,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学生会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无比壮观,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品文本之理,感悟个性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个性化对话,重视学生情感的融入,让学生愉悦地读,从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让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
  任何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人们又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体验。比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时,引导学生感受海上奇特而壮观的景象,如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学生虽能流畅地表达自己所想的,但表达的效果可能并不佳。那么如果换成别的交流方式试试呢?如口述、朗读,或者根据海上日出的录像资料,设置一个游览情景,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写一首稚嫩的小诗,画一幅海上日出图……这些个性化的交流显然会激活学生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尽情展现个性,从容释放潜能。
  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当然,学生个性化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错误的理解。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学会“容错”,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特别重要。正确引导学生创造性探究性地阅读的要义还在于:让学生从小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各种各样的观念,进而造就宽广的胸襟和民主的性格。
  四、借诵读之力,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老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老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如《火烧圆明园》一课,它通过介绍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惨遭毁灭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范读、齐读、评读等多种诵读方式,对诸如“不可估量”“瑰宝”“精华”“化为灰烬”等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诵读加以处理后,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地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深刻地受到了歌颂祖国灿烂文化和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的情感熏陶,同时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又如在读“圆明园的建筑特点”时,采用引读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者谋篇布局的用意所在,而且能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而富有智慧。
  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文中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去深刻体味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铸成的。小金花、大嫂、大娘、志愿军战士这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无一不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文中所包蕴的扬善弃恶的情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形象。
  五、赏课外之文,收获兴趣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学生对阅读具有浓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1.榜样激励。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榜样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读书中度过,在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元帅看书忘情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了……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者,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人。
  2.好书引读。由于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他们看,让他们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口味的书,孩子才会感兴趣。
  3.收获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晨检时间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举办摘抄本展评,等等。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总之,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陌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显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提高审美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4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