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教学中的“十要”“十不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前些年,我曾给苏州地区数十所实验小学、乡镇中心小学的老师授课,同时听课近千节。许多课堂教学中的细节,成了我同老师们课后商榷的资料。现整理其中一些内容,供青年教师在作教学设计时参考。
  
  一、开篇语要动听引人,不要枯燥乏味
  
  师:小朋友,杨老师说个谜语,你们猜猜好不好?
  生:(情绪高涨)好!
  师:ong ong ong,weng weng weng,成群飞进百花丛,传播花粉又采蜜,个个都是爱劳动的小英雄。
  (生纷纷举手。)
  生:杨老师,你说的是蜜蜂。
  师:对,小蜜蜂从野外吸足了花蜜,又飞向哪里呢?
  生:飞进蜂窝。
  生:飞进它们的窝。
  师:很好。小蜜蜂飞进了窝,酿出了蜜。要想知道它们的家在哪里,你只要悄悄地跟它们走,一定能找到它们的家!你们想。小蜜蜂成了什么呀?
  生:很好的带路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蜜蜂引路》。
  (板书课题。)
  如诗、如歌的开头,让学生在亢奋的情绪中迅速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这是南通市特级教师杨秀兰的一节课的导入部分。
  爱因斯坦指出:“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而儿童认知内驱力的产生,需要学习情境的新颖、学习内容的新奇、教学语言的生动有趣……如果开篇是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东西,如“今天我们上新的一课《蜜蜂引路》,请把书翻到XX页”,试想,学生的好奇之心、探究之情从何产生?教学效果能提高吗?
  无锡市特级教师顾美云在上《大海的歌》时,事先布置自学,课上直接检查自学情况:
  师:课文中的“我”,先后参观了哪三个地方呀?
  生:课文中的“我”,先后参观了码头、海港和大海。
  师:这三部分中,重点写了哪一部分?
  生:课文重点写了大海那一部分。
  师:那么“我”在码头、海港和大海分别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师板书如下。)
  看到听到
  大码头
  海海港
  的大海
  歌
  从这个开篇可以知道,所谓“动听引人”,并不是都要讲故事、猜谜语、放幻灯、画简笔画或者说动人的话,而是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因势利导,由浅入深,从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提问时语气要亲切,不要刻板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来自文字的占7%,来自语气的占38%,来自面部表情的占55%。我国著名小学语文专家朱作仁教授在《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语文教师不是诗人,但应该有诗人的气质。”由此可见,如果与学生双向交流时提问语气不亲切、不自然、不平等,而是刻板的、呆滞的,学生会进发智慧的火花吗?教学会有良好效果吗?
  请看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在上《燕子》一课时的提问(片段),体察她的提问语气:
  师:(摇动双手,仿佛柳树枝在春风中飘荡)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吗?
  生:我感到柳枝在轻轻地摆动。
  师:微风吹拂着什么样的柔柳呢?
  生: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
  师:说得真好。
  (这时,李老师和同学们的脸上都绽开了微笑。)
  我想,同学们对这段话的理解与记忆效果是好的,当堂巩固率是高的。马卡连珂认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些老师说:“对学生必须凶。必须严肃。提问学生必须居高临下,必须急、短,吓住他们。”对此说法我不敢苟同。在听课中,此类教师的提问效果大多是不敢恭维的。
  
  三、提问设计要难易适当、由浅入深,不要随意化,无思维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堂上师生的双向交流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提问正是双向交流的切人口,主动权在教师一方。教师应注意捕捉学生在接受信息时眼睛变化的瞬间,有针对性地组织难度适宜、由浅入深的提问,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敢于并善于回答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施建平在教《泊船瓜洲》一课时,有这样的提问:
  师:(启发)诗人是怎么出来的呢?
  (被指到的学生反应稍慢,不灵敏。)
  生:(做登船动作)对岸不就是京口吗?
  师:(十分高兴,赞许地)唔,好的。诗人出来了。你就是诗人。对面看到了――
  生:(用手一指)对面不就是京口吗?
  生:京口旁隔着几座山,那就是钟山。
  生:家乡的青山绿水太美了!
  师:(高兴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事实说明,只要教师给学生以热情、亲切的目光,成绩差的学生也能产生勇气,给出出色的回答。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一次,著名特级教师丁谷怡在上《威尼斯的小艇》,讲到“小艇灵活自如,像条蛇一样”时,多数同学认为比喻恰当,而一位留级的女生举手说:“丁老师,这个比喻不好。”丁老师愣了一下,笑眯眯地问:“为什么不好呀?”“因为蛇是可怕的东西。”听到该生如此作答,当时听课教师都热烈鼓掌。
  
  四、提问面要宽:不要窄
  
  一些公开课上,被问到的学生老是甲、乙、丙,估计这几名学生是班上的尖子。
  课后,我常问上课的老师:1、你们平时上课提问不提问?为什么总是问甲、乙、丙?2、提问的目的是作秀给老师看,还是为了启动双向交流、检查教学效果?3、这节课的提问是随机抽的,还是事先布置的?
  许多实例说明:公开课也要打假,而假课一听便知。提问是其中能检测的一项。
  
  五、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要以指责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境低落的学生。几乎忘掉接受信息的25%:而心境好的学生,只忘掉接受信息的5%。教师应通过积极、鼓励的语言、手势、表情,使学生对自己的发容。
  苏州市特级教师庄杏珍在教《翠鸟》一文时有这样的提问引导:
  生:(齐读)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告诉我们,翠鸟生活在水边。
  (师不评价。)
  生:告诉我们,翠鸟很轻,能停在苇秆上:
  (师还是不作评价。)
  生:告诉我们,翠鸟的小爪子是红色的。
  师:(高兴的样子)同学们分别讲了三个方面内容。合起来,就完整了。
  (生都很高兴。)
  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小溪流的歌》时,有如下对话:
  师:小溪流不断地向前奔流,它为人类做了什么事呢?
  生:它去灌溉良田。
  生:它还可以发电。
  生:它还可以洗衣服。   生:它还可以磨面。
  师:啊,小溪流它还可以磨面呢!(生纷纷举手,想发言。师适时引导’)小溪流长大了。变成了小河,为人类又作出怎样的贡献呢?
  
  六、肢体语言要自然得体,不要矫揉造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尽管现在上课常常运用多媒体,但教师的教学语言所具有的情感特质仍是不可替代的。杜威曾说过,教学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一种艺术”。
  但千万注意,上课不是演戏,不是说大书,不是相声。这个度要掌握好。有位老师讲到“秧歌”时,就扭秧歌;读到“临危不惧”时,就演李铁梅。课堂上一阵笑声接一阵笑声。听课的老师问:“这节课是语文课,还是文娱课?”
  课堂不是剧场,讲台不是舞台,教员不是演员,这里有本质的区别。
  
  七、板书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杂
  
  板书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课文的重点,化解课文的难点。优美的板书能帮助学生熟记课文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结构脉络。但在有些公开课上,小黑板成批出现(大的、中的、小的)就显得多而杂。有位老师一节课用了17块小黑板,其中第12块不知放在什么地方,授课老师忙了3分钟未找到。眼花缭乱的,叫学生是读课文,还是看小黑板?
  有的老师大量板书,叫学生抄黑板。试问:语文课的时间,是应该用在多读多说多听多思上,还是用在“多抄”上?
  有经验的老师板书很精,字数很少(视课文情况而定),用线条、括号或箭头表示课文内在结构。板书书写,往往利用学生思考或朗读的时间,使全课显得张弛有道、疏密相间,学生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下。
  著名特级教师丁谷怡的备课,往往以板书设计为核心。如《钻石》一课。她的板书是九个字:
  钻捡
  想无价之宝
  石献
  全文三段,一个中心,明明白白,简洁易行。
  
  八、授课要面向全体,不要面向局部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与学的行动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高兴的和惬意的乐事。”面向全体学生,同全体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一起讨论,该是多么高兴和惬意的事呀。但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只面对部分学生进行教学,置其他学生于不顾。如:
  1、只对着前边几排学生讲,提问也只在此小范围学生内进行。
  2、指着板书提问时,身体与黑板成45度以上夹角,一小半学生被弃在老师的背影后。
  3、教师边读书边在教室里前后左右晃动,自我欣赏,置学生尤其差生、调皮的学生于不顾,他们在干什么,老师也不知道。
  改正的方法很简单:站在讲台后基本上不移位。目光经常前后左右扫视。青年教师养成此习惯,学生的纪律就容易控制了。
  
  九、语文课的结构要波浪式起伏前进,不要“一马平川”
  
  许多老师对节奏美、有乐感的语文课往往赞不绝口。学生在有乐感的氛围中上课,不感到疲劳,注意力易集中,当堂巩固率也较高。朱作仁教授指出:“语文课的结构最好是疏密相间的波浪式的结构。”“密的地方容量大,速度快,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地投入紧张的战斗。疏的地方,让学生在坡度缓、进展慢的情况下回味思索,好似泛舟碧波上。”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依据心理学规律,先复习导入,然后教学新课。在学生自我调节阶段组织自学讨论或课堂练习,从而使40分钟内形成几次异峰突起,几次回落谷底。
  为什么听有的课,感觉只有一会儿,而听有的课。感觉时间很长?以上所述是一个方面的原因。
  
  十、课堂结尾要设计出“豹尾”,不要搞成“兔尾”
  
  “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关于作文结构之说。语文课的设计也同此道理。
  这里我想引用孙双金老师《小溪流的歌》的经典结尾:
  师:想一下,小溪流不断地奔流,变成了小河。小河会变成什么,长成什么?
  生:大河。
  生:变成大江。
  生:变成大海。
  师:小溪流不听枯树桩和枯草的劝说,日夜奔流,充满了活力,要为人类作更大的贡献。那么它唱的是一支什么样的歌?
  生:一支从山谷里流出的歌。
  生:一支向前奔流的歌。
  生: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
  师:为什么永远唱不完呢?
  生:因为它永远充满活力。
  生:因为它有为人类服务的思想。
  诗的语言、歌的乐章、画的意境、音乐的旋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感受之中。
  有位青年教师在上《再见了,亲人》的结尾时,合上课本有感情地背诵起来:“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教室里除了老师的声音,同学们都仿佛来到了朝鲜,与小金花、大妈、大嫂这些亲人依依不舍地告别……
  你说,这样的结尾,比一般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要有效果吧?当然,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结尾设计。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一件艺术品。
  上好小学语文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它牵涉知识、技巧、技能、素养方方面面。这里只谈了几点,可能不妥当,敬请指正!
  
  (选自《小学教学・语文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26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