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虚词运用 不可小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虚词,古人也称虚字,因其意义比较抽象,不能单独成句,其作用常被一些人忽视。
  相传,宋太祖就曾小看虚词。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和宰相赵普来到朱雀门,赵匡胤看到匾额写着“朱雀之门”,就问赵普,为什么要加一个“之”字,赵普回答说是语助词,赵匡胤讥笑说:“之乎者也,助得什么?”
  我们知道,汉语里四音节词特别多,尤其是成语。“朱雀”后加一“之”字,和现代汉语中的“旅客之家”一样,读起来音调和谐,节奏分明,符合文论家刘勰所言:“偶语易安,奇字难适。”赵匡胤也许不懂得 “之”有调整音节的作用,所以胡乱讥笑人。
  古人云:“千言万语,只此数个虚字,出入参伍于其间,而运用无穷矣。”这说明,虚词运用并非可有可无。欧阳修似乎深谙此理,《宋稗类钞》就记载了他追加虚词的佳话。欧阳修写了篇《昼锦堂记》,内有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文章着人送给昼锦堂的主人后,欧阳修觉得要在这两句中各加一个“而”字,读起来气韵更为舒畅,于是特意派人远道取回,改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才重新着人送去。表面上看,加了两个“而”字,意义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念起来脉络连贯,音节更加和谐。
  虚词重要,不可小看,这方面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广东新会崖门有个三忠祠,祠内有一联:
  臣事君以忠,其三人,斯仁至矣;
  士见危受命,虽百世,有宋存焉。
  联语歌颂了宋末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三忠”。“斯仁至矣”、“有宋存焉”,其中几个虚词的运用,加强了语气,写得巧妙自然,非常有特色。
  明末大臣洪承畴,一向以忠节自诩,曾在厅堂的正中央亲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在松山战败被俘,投降了清朝。据传,这时有人看他把“君恩”、“臣节”抛到了九霄云外,便在这副对联的联尾各添一字,改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矣”、“乎”二个虚字的增添,蕴含着无限讥讽鄙弃之意,产生了妙不可言的讽刺效果。
  “鉴湖女侠”秋瑾就义,有人撰挽联曰: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上联以秋天肃杀之气为喻,状残杀革命者的现实;下联以美玉(瑾)为喻表达出对死难者的痛惜怀念之情。“哉”、“矣”加强了感叹的语气,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有时,巧妙运用虚词,还能使虚词的意义实而不虚,耐人寻味。
  南宋有个洪舜俞,耿直敢言,曾经因疏折中有指责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的话而遭受报复,十年不予升迁。洪舜俞自嘲曰:“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而已十年闲。”“之乎”“而已”实有所指,话中有话,已非一般虚词。与此类似,旧时有一学究,晚年贫病交加,遂撰联自挽曰:“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他柴米油盐。”联中“之乎者也”与“柴米油盐”相对,代指读书治学,真可谓虚词不虚。
  虚词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虚词用错地方,或用得不恰当,不仅影响表达效果,还会闹笑话。有则趣闻说,有一名学生写文章总是滥用“而”字,老师告诉他:“而字好比钉耙,用得恰当,可以松土插秧,用得不好,就要毁坏庄稼了。”学生没有理会,老师很生气,写了则批语狠加批评:“当而而不而,不当而而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老师“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学生一看这么多“而”,这才有所领悟:不可小看虚词,运用它大有讲究。
  虚词,虽然其意义比较抽象,不能单独成句,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明其含义,巧妙运用,有时则可以加强语气,使表达显得更有特色。遗憾的是,这里面的道理有人偏偏不明白。
  有一则笑话说:某日,老师给学生讲《论语》。当讲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时,老师解释说:“子,孔子;曰,说;学,学习;而,虚字;时,时常;习,温习;之,虚字;悦,高兴;乎,虚字。”讲完,老师问道:
  “你们听懂了吗?”
  “听懂了!”学生齐声回答。
  老师很高兴,便对一名学生说:“那你连起来讲一遍。”
  这名学生站起来,摇晃着身子讲道:“孔子说,学习虚字,时常温习虚字,虚字,虚字,高兴的虚字!”
  如果老师不小看虚词,把“虚词”(或者叫“虚字”)讲清楚,学生不是机械地背记,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么?
  (作者单位: 江苏海安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51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