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静 张红梅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概念、特点的阐述,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案例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英语应用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逐渐被我国英语教学工作者认识和接受。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
  
  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是讲授、练习、使用(即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PPP模式)。首先,老师讲授关于语言的条条框框知识点。然后学生以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进行练习。最后,在相对自由的口头或书面活动中使用学到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特点可以比作是水壶和杯子,把知识从一个容器倒到另一个容器中。它的缺点在于所学的语言知识点未必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而且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虽然学生可能可以学到足够的语言知识,但是他们缺乏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科学研究显示一个人自己主动学习比被要求学习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如果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就能够自主学习,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把重点放在传授语言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语言的学习能力上,而不是仅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更突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通过做事来学习(learning by doing),即在实践中学习。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设计尽量真实可行的任务,激励、引导学生参与并最终完成这些任务,将知识教学融入到亲自完成一项任务的具体活动当中,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该教学模式中,任务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的学习就是从任务开始,任务完成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纠正,改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
  
  1.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各项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真实的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任务型练习才会给学生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
  2.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
  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而情景教学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的有效途径。
  3.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
  任务型语言课堂把整个教学目标设计成符合本目标的若干个任务(task),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进而按步骤完成课堂的总体目标。学生在具体目标下完成任务的过程既是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任务完成的好坏就直接体现着教学效果。
  4.具有师生角色
  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5.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因素
  任务型语言教学追求的效果是让学习者能用自己的语言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自发地投入到自觉的语言实践中去,以完成各项任务而体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案例
  
  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Section 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为例。这是一篇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文章。在教这一课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这一课中涉及到别国环保的具体方面和措施。环保问题是目前全球瞩目的热门话题之一。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关于我国或西方国家环境破坏的种种表现,并且能够在课上做简短的讲述。关于这一任务,学生必须自己找材料,阅读材料,学习材料中的新词汇,做适当的改写使之适合自己讲述,然后自己做口头的练习,并设计一个与材料内容相关的问题。
  上这一课时,首先在谈到背景知识的时候,教师选几个同学来讲他们收集的关于环境破坏的材料。讲完之后,他们会向同学们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以此来看同学们是否听懂了材料内容。然后,就他们所讲的内容,教师做小结和点评,在此基础上介绍环境破坏给我们的地球带来的伤害以及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可以学会如何阅读,学习新的词汇,并得到口语的练习。这对于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很有用。
  在讲课文的时候,教师并不按照边读课文边讲解的传统方式进行,同样是把任务当作学习的中心活动,设计了对错判断和简要回答两种题目。任务的要求是这样的,先快速浏览,独立完成对错判断的题目,然后再读课文,寻找简答题的答案,这个时候要求同桌相互讨论,纠正对方回答中的错误。之后,叫几个同学把他们的答案向全班同学公布,教师则在他们答案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和引导。
  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回去再次细读课文,找出他们认为的应该重点掌握的词句,查字典,弄清含义和用法,并找例句,对于语句不懂之处,做上记号。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先罗列语言知识点――单词,词组,或者句子。然后叫某个同学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述这个字词或句子的含义,由教师做补充。另外也留出时间答疑。
  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课记笔记,而是主动去阅读,主动去发现疑问,解决疑问,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讲解完课文后,教师组织课堂英语讨论:As a college student ,how do you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 your daily life?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给予总结。
  
  四.结语
  
  需要提出的是,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万能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也是这样,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语言教学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可生搬硬套,应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灵活运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信念、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远大于学习材料。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上述多方面的因素,很好的利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条件,去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如果我们能够以相互的尊重和信任为基础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件乐事而不再是苦差事。
  
  参考文献:
  [1]维尔斯曼.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2]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吴立岗.TBLT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巧.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79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