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7S管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7S管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及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4例,按照时间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其中前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7S管理模式的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安全、7S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病房环境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满意度为77.2%,观察组满意度为94.7%,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7S管理模式提升了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7S管理模式;脑出血;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b)-0034-02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在无外力伤害下脑实质内血管由于某些原因发生破裂而引发的出血,脑出血是脑卒中分类之一,其发生率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1-3]。此病的发病原因较多,例如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各类血管瘤、动脉炎等以及一些血液因素,如果此类患者出现情绪过于激动、瞬时用力过猛、血压波动过大等现象时极其容易引发脑出血。脑出血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幸存者中的致残率也极高,后续治疗以安静卧床、防止再次出血等康复护理为主,因此,护理工作对于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是至关重要的。该次研究采用目前关注度极高的“7S”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及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4例的资料为研究对象,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7S管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及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4例的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段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观察组患者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53.0±4.2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8例,年龄(55.0±3.9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出血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7S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管理,内容包括:①整理/整顿:定期对病房物品进行整理,清理在护理期间使用不到或使用频率极低的物品。将护理所需物品进行分类放置,例如可以按照物品使用频率分类,将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放置于相对较容易获取的位置,安置好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物品。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整顿,将所有已分类物品的存放位置做好标注,一目了然,使患者或医护人员存取物品的过程井井有条。通過整理/整顿病房,一方面减少了空间浪费,增加病房的可用空间,另一方面缩短了查找所需物品的时长,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②清扫/清洁:病房的环境对患者的康复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及时清理病房污物、垃圾,保证病房病床、地面、桌面、储物柜、卫生间等区域的洁净。③素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力争做到耐心对待患者、时刻注意护理态度,努力做好工作,并时常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跌倒、坠床等不安全现象。每次护理工作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认真查找自身工作的不足,制定新的护理预案,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④安全:保证患者安全是护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定期检查病房各区域的物品摆放、药品或医疗器械的规范使用等,排除安全隐患,保证病房环境安全[3]。树立警觉意识,提高自身对危险因素的辨别能力,在用药、书写护理记录、与患者沟通等时刻均保持谨慎与机敏。另外,做好警示语的张贴工作,将提示性语言张贴于病房显著位置,时刻提醒患者注意安全。⑤节约:节约是传统美德,在临床工作中养成随时关灯、随手关水的良好习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基础上,严格管理药品使用、医疗仪器使用记录,尤其是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护理质量评价[4]:采用百分评分制的方法从护理安全情况、病房环境、7S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评价护理质量。②护理满意度评价[5-6]: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评价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10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束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数据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用于比较等级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
  对照组护理安全、7S知识掌握情况、病房环境评分分别为(73.01±3.98)分、(71.43±6.10)分、(72.93±5.28)分;观察组护理安全、7S知识掌握情况、病房环境评分分别为(91.22±3.42)分、(93.51±3.35)分、(92.75±4.16)分;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t=6.37、5.97、6.48;P=0.01、0.01、0.01),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评价结果,观察组为94.7%,对照组为77.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1,P=0.049,P<0.05)。
  3 讨论
  “7S”管理模式最初起源于日本,是从整顿(Seiton)、整理(Seiri)、清洁(seiketsu)、清扫(Seiso)、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以及速度/节约(speeding/saving)这7个方面对人员、场所、物品、信息等进行有效管理[7-9]。7S管理模式可以为脑出血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①优化病房环境:通过对病房的定期清理,将杂乱、不需要使用的物品进行整理,尤其是对病房物品进行规范化管理后,病房的环境更加优美,患者的满意度也随之增加。②提高护理人员素养:素养是“7S”管理的核心和精髓,“7S”可以使护理人员养成守标准、守纪律、有耐心的工作习惯,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高。③提高工作效率:7S强调时间、空间等的合理利用,一方面表现在对物品摆放等的空间设计,通过规范化管理物品节约空间,另一方面表现在减少了物品的取放和辨识时间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7]。   脑出血做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主要由于脑内血压突然增加,致使脑内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呕吐、头疼甚至意识障碍等症状。脑出血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且在幸存者中的致残率极高,后续治疗需以安静卧床、防止再次出血等康复护理为主。本文为分析探讨7S管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结束时,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可见,观察组在护理安全、7S知识掌握情况以及病房环境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王丹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满意度为94.7%,对照组满意度为77.2%,两组经χ2检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建[9]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7S精益管理,改善医院病情脏、乱、差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了护理人员漫不经心做事的状态,有助于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综合护理管理水平,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得到了患者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娜,杜晓亮,范婷.7S管理法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物品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4):94-96.
  [2] 李敏,马玉芬.创新性7S管理在外科搬家及病室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4):2828-2830.
  [3] 陈咏敏,戴卫华.6S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脑干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8):2222-2224.
  [4] 倪斐琳,祝亞男.6S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778-779.
  [5] 巩玉艳,丁瑞东,庞丽,等.7S管理方法在医院一次性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4):151-152.
  [6] 蔡淑丹,吴美水,陈丽霞.7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5):153-154.
  [7] 黄定凤,李京波,刘冬姣,等.应用6S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J].护理学杂志,2015,30(13):20-21.
  [8] 王丹,况红梅,万琴,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118-120.
  [9] 张建.6S管理模式在门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4):94-96.
  (收稿日期:2018-1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687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