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解剖列车下的磁圆梅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项背肌筋膜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具体指的是项背部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广泛的肌疼痛和僵硬、运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的疾病。笔者以解剖列车为基础,以磁圆梅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4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解剖列车;磁圆梅针;项背肌筋膜炎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9..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病程、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1)有创伤、疲劳或外感风寒治疗不当史,(2)中老年人尤其是体力劳动者较常见;(3)颈部疼痛,肌肉僵硬,钢板紧绷,有沉重的感觉,疼痛往往与天气变化有关,雨天和疲劳可导致症状加重;(4)颈部有固定的压痛点或较广泛的触痛。颈部肌肉僵硬,横纹肌在垂直的脊柱肌肉上经常发生变化。颈部和背部的功能大部分是正常的。X线检查无阳性体征。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选择舒适、充分暴露病位的俯卧位体位;选穴:激痛点、天柱、百劳、天宗、大杼、风门、肺腧;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选取中研太和0.25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后予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起针后用消毒后的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病程:1次/d,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共治疗15次。
  1.3.2 治疗组
  选择舒适、充分暴露病位的俯卧位体位;选穴:激痛点、天柱、百劳、天宗、大杼、风门、肺腧;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右利手持磁圆梅针(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85107161),将手臂悬空,屈肘90°,上下活动腕部,运用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撬力配合腕力,一扣一弹,使用中等度手法,从病变局部外围向中心叩刺,可触摸到的肌膜结节为重点叩刺的部位,以及所选取的穴位,叩刺至皮肤潮红、第二天发黄为度。病程:1次/d,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共治疗15次。每次扣击时间持
  续20 min。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1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2 压痛积分评定
  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按不同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级,分别给予不同的分值。0分为重压或做最大活动时无疼痛;1分为重压时病人称有疼痛,但被动活动不受限;2分为重压时病人称有疼痛,通过皱眉来表示不适,活动有轻度受限;3分为重压时病人称有疼痛且退缩,被动活动严重受限。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压痛不明显,可自由移动。显著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疲劳或感冒后颈背仍有轻微疼痛和压痛。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项背部肌筋条索或结节缩小,压痛减轻。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变。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2、表3)
  3 讨 论
  1、随着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人们维持同一坐姿的时间越来越长,项背肌筋膜炎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以办公室人员尤为集中,遇天气或劳累加重发作更为频繁,近年开始引起医疗人员的进一步关注。中医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痹症,外伤后治疗不当,或长期劳损、外感风寒等病史,其病机多为肝肾阴虚、营卫气血不足等,外感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痹阻致不通则痛。解剖列车则认为是肌筋膜局部粘连,形成疤痕、肌挛缩,导致长期局部疼痛,查体可发现有固定压痛点和肌肉紧张。
  2、笔者采用颈三针、背三针治疗颈肌筋膜炎。天柱位于颈椎上端,斜方肌起止点,《针灸甲乙经》用其治“项似拔”“项直不可以顾”“痛欲折”等;百劳乃经外奇穴,善治颈部虚劳损伤;天宗归小肠经,循经治以“肩胛痛,臂肘后外廉痛,颊颌肿”;大杼,是足太阳与手太阳经交会之处,刺之能疏通太阳经脉之气血。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的交会穴,风邪侵入机体的门户,主治“风邪为病”。肺俞为肺经经脉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针之有补益肺气、宣肺通窍、疏风解表的功能。针对此病病机,上述六穴起到通调督脉、祛风散寒、补益肺肾的作用。
  3、笔者选取激痛点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源于肌筋膜触发点治疗筋膜疾病的方式。解剖列车中所述—在筋膜网络内的肌肉可影响整体功能的连贯性,而这些沿着身体结缔组织方向行进的薄膜和线条所形成的有迹可循的肌筋膜经线被称为“轨道”。也就是“解剖列车”。肌筋膜不仅可以协调肌肉之间的运动,减少摩擦,还可以约束肌纤维和肌腱,确定肌的拉力方向,传向肌腱和骨骼以及扩大肌的附着区域。肌筋膜的触发点常位于筋肉起止点,肌腹肌肉的相交处。本研究选用激痛点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根据项背肌筋膜炎受累的骨骼肌的不同,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就近寻找该处肌肉的肌腹部,如有条索状物,即可认为此处就是激痛点。结合穴位分别为: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菱形肌-肩胛骨内侧缘、斜方肌上部-肩井、中部-肩中俞、背阔肌-膈关下外方、竖脊肌-夹脊穴。磁圆梅针是六角晶体的稀土钴为磁材料制成,是目前医用磁性材料中较好的一种,良好的永久磁性,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来达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4、临床上本病常易与颈型颈椎病、肩周炎、项韧带炎混淆,需经过临床表现和体征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来辨别。
  5、对于本病的治疗,首先嘱患者纠正坐姿,加强项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寒受凉。其次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为原则的临床治疗。目前本病采取的有针刀浅刺、推拿、刮痧、拔罐、穴位注射以及中药口服、外用、西药消炎止痛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磁圆梅针相对上述疗法,疼痛刺激尚可,且有一定力度,无创伤,在临床上患者接受程度尚可。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2.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andards for Diagnosis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of Clinical Conditions in Chinese Medicine[S] (Chin).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1994:212.
  [2] 关 玲,周维金,翁长水,主译.Thomas W.Myers.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15:1.
  [3] 尤欲镇,梁彦勤,黄有荣.中医治疗项背肌筋膜炎概況[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3):51-53.
  [4] 程艳婷,张天生,孟立强.磁圆梅针学术源流探析及规范化操作[J].中国针灸,2014,7(34):705.
  [5] 李为成,张卫东,程艳婷,等.磁圆梅针临床优势病种的文献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3):363-366.
  本文编辑:刘欣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02333.htm